职业分布决定中产分布 #F230
yevon_ou 水库论坛 2015-11-18
职业分布决定中产分布 #F230
番外篇:在分析屌丝心理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岔出去讲一下屌丝的生存土壤。
一)纺锤形社会
根据某些浪费纳税人金钱眷养的砖家们说,我们目前的社会结构是不合理的。
"金字塔"型社会是不稳定的,最理想的社会模式,应该是纺锤形。大富和穷人都非常之少,中产阶级占80%。
为了打造纺锤型社会,所以我们要"调节"收入分配。要政府干预。
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些砖家,无论智商或是人品都非常之差。
为什么,因为职业分布决定中产分布。
工作才是第一位的。你想象一下,在"苏州工业园区"内,一个车间主任带领着手下100个工人。
这样的"收入分配",会是纺锤型的么。会诞生纺锤型社会么。会诞生中产阶级么。
相反的,在北京CBD内,有搞广告设计的,有卖保险的,有物流航运的,有英语培训的,有会展业,服装设计,杂志,新闻传媒。
这样的收入足够多元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纺锤型"社会。就会诞生中产阶级,就会诞生五颜六色的都市文化。
就会诞生三里屯,798,回龙观和金融街天使投资人。穷人也可以怀揣着梦想IT创业翻身。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消费型城市
同样的GDP,其含金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同样道理,也绝对不能够以"房价/收入比"来推算合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二个城市,其GDP力量都是$15000美金/年。
第一个城市,完全就是"工业园区"的样子。他们的工人,大部分被并拢在车间内,日夜不停地生产着产品。
他们的物资可以不用象纺织这么低级,可以是汽车变速箱,电视显示器,15nm芯片,甚至火箭发动机。
这让他们的产值足够高。据说中国县级GDP最高的行政区是克拉玛依,石油城。
如果你把海上油井也算进去, 那单位面积产出就更惊人了。
这一类的模式,你可以称之为"工业型城市"。
克拉玛依的房价高不高,不高。
另外一类城市,则是完全相反的"消费型城市"。
我们就不说澳门,三亚,拉斯维加斯之类的变异体了。我们举的例子,主要是上海、北京。
上海的市中心,静安区,他几乎没任何工业。
论商业的话,航运中心在虹口,金融在陆家嘴,而物流主要在外高桥。
静安区有什么,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ShoppingMall,有的是纸醉金迷,狂欢与不夜城。
三)巨型城市如何维持
2009年时我见了一个人,是山东来的做精密光学仪器的厂长。
当时,他对上海人不屑一顾。
他举的例子是,在上海无论如何你请一个人,阿猫阿狗稍微有点才干。综合成本一年20W是少不了的。(当时钱还比较值钱,现在恐怕40W才有骨干)
而20W元,你要卖多少光学仪器啊。
整个市场的销量和容量是有限的,制造业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的高薪岗位。所以厂长虽然赞扬上海货精度高质量好,却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工厂靠近上海的。
厂长说起了上海的前途,也是非常之悲观。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上海有约700W户籍劳动人口,他实在想不明白哪里可以提供这么多高薪岗位。
据说一直有研究分析,全世界所有的制造业岗位一共不过8000W人口。"产能过剩"一直如同一个魔咒,紧锢在日益紧缩的中国经济体身上。
我们知道,2009~今天,其实中国经济过得不错。上海人也在原先已"非常贵"的基础上,又发了一笔小财。现在仍是人力资本高速上涨的阶段,一点看不出
HR用工成本的界限。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一个2500W人口巨型城市,究竟去哪里提供这么多高薪岗位呢。
答案是:"出在城市人口的内部"。
该厂长的错误,是他始终将工厂设想成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单元。往外不断喷吐着商品,运回钞票。这样出口市场终究有限,终有一天会饱和。
但是,2500W人口的城市,其实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城市。
也就是说,在这座城内,2500W人在狂欢,在寻欢作乐。而对外的"出口"为零或很小。
那么,这2500W人狂欢所消耗的物资,从何而来。答:从2500W人的劳动而来。
2500W的人劳动,怎么发工资。答:发给他们消费和狂欢。[1]
这就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圆。而你可以发现,这个圆是没有上限的。
也就是说,这2500W人的快乐程度,可以无止境地向上追求。GDP可以无止境地向上攀升。永远也不会有"失业"或"产能过剩"的烦恼。
四)纸醉金迷
今天中午去大董吃了一顿饭,1309元。点了一只烤鸭和一条糖醋鱼,三文鱼若干。
我当然知道在顺义农场买一只鸭子,或许只要50元。但这并不妨碍我花268元买一份北京烤鸭,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
这其中的268-50=218元,就是服务业产生的GDP。而我吃得津津有味,很乐意为之付费。
你如果细想一步,葡萄在全世界都是不值钱的。一箩筐或许就5欧元。但是葡萄酿成酒,最终做成陈酿,做成高档葡萄酒。其价值是没有上限的。
我的生活真的是很简朴很简朴的。花得绝对不算多。而奢侈是无止境的,消费也是无止境的。
如果每个北京人每天多吃一顿烤鸭,看一场电影,北京GDP立刻翻翻。
消费型城市另一个特点,是他的收入分布,和"一个车间主任+100个工人"很大不同。
在整场消费之中,厨师,服务员,广告,餐厅设计,交通停车,仓储物流,银行信用卡,每一个环节都要收费。店主虽然收了我268元烤鸭,但其实净利润只有10~15%。
于是,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诞生了众多中产阶级,专业人士,Freelance。这些中产阶级进而诞生了自己的风俗和文化。
职业分布决定中产分布。不要抱怨中国为何没变成纺锤型社会。而是要想想;
-
中国有多少个城市,是关在车间里闷头苦干的城市。
-
中国有多少个城市,是纸醉金迷互相狂欢让大伙都活得很舒坦。
五)消费型城市和房价
房价和GDP并不直接成正比。
中国有好几个矿业GDP很高的城市,譬如大庆,克拉玛依,白云鄂博,至于海上油田基地就不说了。
但这几个矿业城市,房价并不高。
同样的城市之中,上海和苏州,北京和唐山,人均GDP相差并不远。但房价却相差很多。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房价高的,一定是"消费型"城市,绝对不可能是"生产型"城市。
因为人类最终追求的,还是愉悦的生活。
你可以被关在航空航天基地一整年,但这并不是你希冀的生活。
最终你的生活,还是要回到"小天堂",要在大城市纸醉金迷一番。
人们很少会留恋富士康般的工业园区,但是上海静安,北京金宝街,香港中环,却是多姿多彩精彩人生之必备。
另一方面,消费型城市会诞生大量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而不是寡头。也为住房的购买打下了基础。
我们曾经说,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屌丝进城,巨型全国性市场形成。整个社会处于巨大变革期。
而这一轮的进城,和90年代还是不同的。
90年代,进的主要是"生产型"城市,一个个工业园区。
2010年之后的城市化,进的主要是"消费型"城市,这无疑会对经济,社会人文,风俗,乃至于政治,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
([email protected],2015年10月5日)
[[1] ]其实你可以引申更想远点,把2500W扩展到3亿。3亿人口的高GDP,他们在干什么。答案就是USA。美国的产出几乎103%用于国民消费,还要向外借一点。
[2]上海的明天,就是汉城。参见《汉城就是上海的明天 #F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