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故事与资讯,可以关注了

品牌出售的背后逻辑

发布日期:2018-10-28 03:42:24 +0000

上次推送的文章是《 抱歉,这些便宜货的品牌都是真的 》,读完以后,如果意识到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南极人、恒源祥之类的品牌货,都是花钱买的商标,这些品牌自己早已不生产,记得以后对这些品牌避而远之,是远远不够的。


现象背后,往往有更深刻的内涵,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这样行事的动力何在,效果如何。


南极人、恒源祥卖商标的事情中,最吸引我的是这套模式。这是一套初看起来很完美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品牌方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打广告。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人都知道这个品牌,然后这个品牌就有了出售的价值。


设计广告、投放广告,卖品牌,整个过程中一只手在花钱,另一只手在收钱,没有繁重的供应链管理,没有恼人的库存问题,更不用面对几万几十万的一线劳工的各种社保、医保、安全诉求。


百分百的轻资产,轻到可能只需要几个足够懂行的人就可以操作。它不仅“轻”,而且边际成本几乎是零。什么是边际成本?就是每出售一份产品需要增加的成本。把商标卖给A,然在卖给B,成本有增加么?


轻资产,边际成本为零,这是不能再妙的模式了。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有的人专门负责做品牌打广告,有的人专门生产贴标,有的人负责到处销售。如果要一家公司来做这所有的事情,这家公司需要各个方面的人员,从广告拍摄、到生产供应、工人管理,全程都要跟随。


有了卖品牌的模式之后呢,很多人就一下子解脱了。


譬如说有的老总乡里乡亲的一大把,劳动力丰富,厂房都是现成的,生产能力那是杠杠的,但就是不会做品牌。那就直接买别人品牌好了,何必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吃饭的家伙硬碰硬,把生产的能力提高到极致,既舒服又有得赚。


有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它的名字估计98%的人都不知道,但是可能98%的人在用它的产品。这家公司叫做申洲国际,它的主营业务只有一个:制衣代工。


可以说,几乎你能知道的所有大牌衣服都在委托申洲国际进行生产。申洲国际专心做生产,积极扩大生成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国内的一批专家和网红经济学家们,吐槽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竞争力优势不在的时候,申洲国际们早已经将产能拓宽到了东南亚各国,并且在科技上大力投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家比专家务实多了。


申洲的生产能力已经强大到成为一条很深很宽的护城河,几乎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一家公司冒出来。


新入场的公司除非投入不可想象的海量资金,否则没有足够的产能,接不了大品牌的单子,规模上不去,成本就无法做低。要把成本做的比申洲国际还低,千难万难。


股价就是最好的说明,从2006年的不到3港元,涨到今天的105港元,12年35倍,如果算最低点的话,是100多倍:



生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另一个例子是富士康,这家传说中的血汗工厂,在手机供应链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皇冠上的明珠Apple。2017年Apple公司出货iphone 2.34亿部,有多少家公司能提供这么大产能?


富士康不止是代工Apple一家的产品,前几天小米的雷军宣布小米提前完成出货1亿台的目标,这1亿台小米手机绝大部分都出自哪里?此外还有近几年风头更盛的华为、Oppo、ViVo,以及韩国的三星等,合计需要的手机产能是惊人的。


不夸张地讲,如果有一天富士康突然消失了,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买不到手机了。设计地再好,生产不出来,就全白搭。


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都知道特斯拉的电动车很好,很酷,即使现在的价格,也有太多人想要,特别是很便宜的Model 3。但是特斯拉的产能始终上不去,2016年就有25.3万台的Model 3预定,如今2018年了,特斯拉每个月还是只能生产几千台。


马斯克为了抓产能,吃住都在工厂,结果还是不行,受此影响,特斯拉的股价不停地上蹿下跳,以至于有的人已经开始讨论特斯拉是不是一场骗局。


生产不出来就无法销售形成利润,这回你知道,为什么马斯克要不远千里地来到上海建工厂了吧?真得不是为了吃煎饼。(反过来讲,如果特斯拉的产能上去了,其它入场者想要追赶,短期内也是几乎不可能了)



话题跑得有点远了,卖品牌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要是把南极人们、恒源祥们的做法和Apple、优衣库们相提并论,又太抬举它们了。


Apple们自己不生产制造,但是它们还在维护自己的品牌,要对自己的品牌负责。对代工的质量要求极高,高到工厂需要经过它们的认证,它们的产品不是谁想生产就能生产出来的。


而爆料中所说的南极人、恒源祥们的做法则是直接卖商标,更干脆地是直接卖授权,就是卖一张纸,允许你在产品上贴它们的商标。如果你私自贴上了它们的商标,那么就是侵权,会被打假。但是同样的商品,同样的质量,如果你花一点钱买到它们的授权,就不会有人来打假了。


生产制造它们统统不管,你自己搞定。它们拿到钱,就happy去了,有事没事就再做几个广告,保持品牌知名度,继续授权给更多的人。这种模式简直是无本万利。


这样一来,结果就有意思了。


你想,如果花点钱就可以买到知名品牌的授权,而品牌方对你生产的商品不闻不问,同时又有很多人都在花钱从品牌方那里买授权,大家都贴一样的商标。那么,请问,这时候你会倾向于把产品做得更好,还是更差?


你精心制造的毛巾,成本5元,品牌是买来的南极X,别人粗制滥造,成本1元,品牌也是买来的南极X,然后你们一起淘宝上开店,都是南极X旗舰店。你的价格是10元,别人的是2元,结果会是怎样?


这种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完全是在掏钱补贴那些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品牌获得者,甚至是在补贴品牌方。明智的做法是尽可能压低成本,质量能差一分,就绝对不好一分,抢在别人前面,将品牌的价值彻底榨干,将支付的品牌费用尽快收回。


只要能及时回本,品牌是否做砸了,和自己毫无关系,反正不是自己的品牌,没有在被别人做砸之前收回成本,才和自己有关系。


因此淘宝上的一些产品的质量,可想而知了。南极人们的做法呢,更像是收保护费的,只要你肯交钱,就不打你的假。它们的算盘是,既然怎样都会有假货,那干脆就放开授权,收点钱算了,没准赚得更多。


事实上它们也确实赚了不少。


意识到这一层,是不是足够了呢?不是的。


既然这种轻资产、边际成本为零的模式存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想一想,能不能参与一下,抢块肉、喝口汤?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为了:


要花多少钱,才能打造出一个可以对外授权品牌?

在品牌被彻底吸干为零之前,能卖出多少钱的授权?


这两者的差距,就是利润或者亏损。


仔细一想,发现这事还挺难,想让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名字,那是相当费钱的!要让人彻底记住一个名字,花费又要翻上好几番。


广告费是相当贵的,公交车上、地铁站里的广告,甚至村里的墙壁上涂的广告,都是要花钱的。仔细想想,你记住了其中的多少?


想达到能够卖授权的知名度,累计投入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而且什么时候能够回本也非常难确定。要想正经地做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划算,除非是钱多到没地花。


可是,为什么南极人、恒源祥们能通过这种方式赚到钱呢?


亲,因为它们的广告做的早啊!20年前,它们就开始做品牌了。


20年前的广告费可比今天便宜多了,效果更是比广告泛滥的今天好太多,它们现在其实都是在吃早好些年攒下的老本。十多年过来,广告费水涨船高,打造品牌的成本越来越高,它们20年前的老本就跟着升值了,能够零售好久。


做广告也是要趁早,以后实在不行了,品牌还可以卖钱。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消费品公司的财务报表上会有一大笔无形资产。


那么现在是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复制这种模式了呢?那倒也不是,只不过不是特别正经的路子,就不多说了,不能教坏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