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6-21 08:35:59 +0000
虽然这款产品微信端用户量并不算多,但团队还是再次投入开发资源,为 Readhub 小程序 重新设计了一个版本。
这款产品几乎不具备火爆的潜质,传播路径单一,加上微信对小程序功能的限制,无法达到 抽奖助手 那样级别的用户量。
但 Readhub 还是传递了无码团队的产品理念,作为用户,也为我们自己提供了许多便利。 满足了看行业资讯的需求,节省了时间 。所以,它会一直延续下去。
如果你对这款产品有想法或建议,留言给我。
感谢你看完以上内容,以下内容是附送。
微信订阅号改版,不少人持反对态度。我觉得大家可以耐心再看看,等待一下后续版本的改进。
不少朋友特别怀念 Google Reader,但我觉得不过是在怀念某种错觉。这个产品从没好用过,也算不上一个高效率的阅读工具。 Google 的天才们一直到产品下线也没有一丁点解决产品问题的意愿,任由读完的文章一遍一遍的浮现出来。如果今天微信是这样,估计用户早就疯了。
在 Google Reader 的时代,发布(Publish)/订阅(Subscribe)机制并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至少呈现在产品层面还不够。Google 当然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但是很明显,这款优秀的产品被定义成了小产品,最后等来的是被关闭的命运。
人们怀念过去,是对现实的不满。但是,现在跟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过去,没有那么多的内容源,通过 Google Reader 的阅读行为,对内容生产者是不公平的,内容源得不到任何有效激励。现在,内容消费的供需方都已经找到,也有了更多激励内容生产者的方式,这是巨大的进步。
另一个差异是,在 Web 端阅读的效率自然比手机端要高很多,而手机端的优势在于有更多的碎片式阅读时间和阅读场景,这时候再不断追忆过去如何之好,是抱残守缺。
有的时候,我也认为 Google Reader 比较遗憾,如果产品延续到现在,或许在移动平台能迎来爆发。更为遗憾的是 Google Wave,一次非常伟大的尝试,但是产品过于复杂,最后 Google 也叫停了这个项目。有的时候我设想,如果对 Google Wave 进行简化,是否会像 Unix 继承了Multics 那样,最终赢得用户呢?
另一个值得说的产品是 FriendFeed,在当时被定义成「个人信息聚合服务」,为什么要聚合个人信息?因为当时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量跟今天相比,信息分散而且信息量总体并不大。如果按照今天产生的信息量,个人信息的聚合是没有意义的,手机就是一个聚合器。
但是,从早期的 IRC、电子邮件、Digg,到 Google Reader,到 FriendFeed,甚至是Paul Graham 的 Hacker News,这些产品形态都影响过微信和今日头条。对于微信团队来说,早在 QQ 邮箱时代就已经进行过各种阅读模式的尝试,这些尝试如今已经孕育出了两个成功的产品,一个是公众平台,一个是被外界忽视但是非常成功的微信读书。
现在被用户诟病较多的微信群功能,一直做的不够好。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微信团队过于年轻,没经历过 IRC 的时代,如果他们深度用过 IRC,就可以把微信群做到更好。这也是为什么 Slack 能够把群聊天做好的一个客观原因。国外技术群体到现在还能从 IRC 上吸取灵感,而中国互联网上,IRC 从来只是骨灰级用户才用过的东西。
做一款依托订阅/发布机制的产品,是一个产品人的必修课(我认为的),也是内容型产品的入门钥匙。这也是为什么无码团队要做 Readhub 这样一款产品的一个原因。这个产品的想法植根于十年前,只是要适应新的场景。产品最后是不是成功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具备这种能力。
获取信息是人类的永恒需求。当信息量少的时候,聚合是有必要的。当信息量大信息噪音足够大的时候,过滤就有必要。当用户接受到足够多信息的时候,继续推给他们信息,用户会拒绝接受,这时候,就要考虑能否达到某种平衡。正如手机上各种应用不加克制的推送信息给用户,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堪其扰,干脆关掉了推送通知。
当微信团队在这个时间点对公众号阅读形态进行改进的时候,我是有些欣赏的,这意味着他们还在不断进步。反观,作为行业从业者的我们,怎么就无法接受变化了呢?
题图:Marcel Duchamp
Poster after Self-Portrait in Profile 1959- screenprint
提示:如果想在自己公众号绑定 Readhub 小程序,这是 App ID:
wxd83c7f07a0b00f1b
一般一天之内会确认完毕。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