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3-29 06:01:44 +0000
在 上一篇文章 的结尾,我提出了问题,你是否相信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存在?
从读者诸多的留言中可以看出,有很大比例的人认为这个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用户说这不就是普遍存在的「价格歧视」嘛。
经济学领域里的「价格歧视」是个中性词,但「大数据杀熟」可没人会当作一个好词。我不确定这背后有没有公关动机。看了一下相关的指数工具,这个词还就是从今年三月份才被更多人知道。
有读者会带着动机怀疑来读文章,说你这是不是又给滴滴洗地?但是滴滴公关没联系过我,也没给我钱。那难道是攻击滴滴?如果是攻击滴滴,谁攻击,是美团?可是,在美团买电影票也有人说不同的用户价格不同,如果滴滴有这个问题,美团也有。
我先说结论, 我不认为有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即使有人说,你看,拿两个手机出来,要打车到同一个地点,给出的价格就不一样。这个可以让很多人相信,但不足以说服我。因为,即使是近乎同一个时间,两个人拿起手机叫车,到同一个地点,看到的价格不相同完全合理,至少,老用户未必就更便宜。
价格会有差异才是合理的,因为输入计算模型的各种条件不尽相同,比如,某人经常叫车取消,那么看到的价格就有可能更高,附近可用车不多,车型不一样,用户的级别不一样… 所以,价格不一致这一点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普通用户无法理解。
我相信「价格歧视」普遍存在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一种商业运营手段,并不是有价格歧视就是在「作恶」。举个例子,航空公司金卡会员可以免费进休息室,普通用户要进去也行,得花钱。这个是不是价格歧视?是,但是很多人不觉得有问题。尽管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反垄断法针对价格歧视的行为做出限制,但是在我国, 基本等同于没有反垄断法, 这也就给了很多商家肆无忌惮的操作空间。比如,购买机票的时候,你所花费的票价,几乎不可能是最优惠的。
有些用户利用「价格歧视」通过「薅羊毛」获益。比如刷积分换里程,还有些用户趁着网站做活动的时候去换取一段 VIP 用户时长。这时候,作为用户,你难道去质疑价格歧视?
但是,在享受价格歧视带来的优越感的时候,很可能真的受到赤裸裸的歧视。比如,前不久的某音乐网站工程师在页面代码里写下对短期 VIP 用户的侮辱性描述。还有,空乘有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对薅羊毛升舱用户的不待见。
为什么这么多用户对「大数据杀熟」这么敏感?确实有很多人是价格敏感型用户,价格稍有变化,就觉得不公平。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毕竟,在我刚开始用滴滴的时候,享受到了不少新用户优惠,现在优惠力度没那么大了,确实不爽,但又来了新用户,人家可以享受一些新的优惠,有何不可呢?这不也是公平的吗?但很少有人像我这么想。
用户对「大数据杀熟」这个问题敏感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服务的不够满意。这个我认为是深层次原因,值得服务提供方仔细思考一下,服务质量是不是有下降,是不是对用户的诉求没那么在意了?
更多的用户选择相信「大数据杀熟」的存在,其实是「不明真相」,但也没什么办法说服他们,因为「阴谋论」总是更有市场。有些用户斩钉截铁的肯定说有杀熟的存在,他们从不会想自己有可能判断错了。
这篇文章不足以说服所有人,但有几点要强调一下:
我所说的,可能是错的。
如果能引发你的思考,那我就又是对的。
看一些表象,会让我们得到错误的结论,如果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够深的话。
文中提到的公司,请把公关费打给我(网友都说有的)。提到一次支付十万就够了。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请看第 1 条。
最后给大家留个问题:你在某电商网站买过某个商品,比如一双鞋,为什么网站会不停的给你推荐鞋?甚至是同一个牌子的鞋,甚至是同一双鞋?他们的推荐算法,智能推荐,人工智能,难道在这时候变成「人工弱智」了吗?
题图:Succession, 1935, Wassily Kandi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