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被「小道消息」这个名字误导.在这里,我只想努力为读者呈现一幅中国互联网的清明上河图.

开公司的刘总

发布日期:2017-02-04 10:40:44 +0000

在刘总还是小刘的时候,他的工作是写程序。小刘程序写的一般,但人外向,喜欢和人闲聊,酒量也不错,公司销售出去跑业务,实施人手不够的时候,就拉上小刘。一来二去,小刘跟不少客户建立起了联系。


这些客户里,有那么一两个老板想做个软件,就找小刘帮忙,小刘接了活儿,拉上两个同学,周六周日忙活一下,软件写出来,交给客户验收,钱给的也痛快,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后来也有别的老板找上门来,要小刘帮写类似的东西,小刘和同学把软件稍微改一下就行了。一来二去,小刘发现,这个事情的收入比自己工资还高,软件的通用性很强,每次实施的时候稍微修改一下就行了,干脆辞职出来单干。


那两个同学倒是没辞职,继续帮他兼职做,好在开发工作量不大,都好应付。小刘当时没觉得自己在创业,只是觉得自己当老板好像很开心。


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儿。


在这个四线城市,注册公司可不算是容易的事儿,小刘前前后后跑了很多次,总算把公司注册了下来,这样可以给客户开发票了,要不的总要到处去弄发票,不太正规。其实,说正规,这个规模的公司就正规不起来。


小刘自己出去跑业务,开头的几年,生意还不错,公司靠着这十几家客户起步,每年有固定的收入,每年能谈成几个新客户,数量不多,增速还不错。小刘也从别人口中的小刘,变成了大刘,现在大家都叫他刘总。


开头的那么几年,刘总挺成功。还去抽空上了省城大学的 EMBA 班,跟班里的同学相比,刘总的公司是小虾米,但刘总觉得自己做的是高科技,不比这些传统土老板差。


刘总学了 EMBA,然后按照学来的这些东西管理公司,又是弄正规化管理,又是 KPI 什么的,结果把公司差点折腾死。刘总痛定思痛,及时止损,却发现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刘总发现这几年生意没那么好做了。老客户到现在没剩下几家,大部分都倒闭了,新谈的客户不愿意花钱买软件,更多的公司选择用免费的东西。刘总有点不甘心,不过自己的产品也的确没什么竞争力,界面还停留在十年前,现在同类软件都开始 SaaS 模式了,刘总公司的软件还要派人上门部署。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跟个做外包的差不多,但还不如做软件外包赚钱呢。


开公司总想着开源节流,开源乏力,节流更难。公司每年各种费用总是要缴的吧?运营成本年年上升。这么辛苦,就当给社会做贡献了,起码还解决了就业嘛。刘总公司现在十多个员工,标准的小微企业,他那两个同学后来也加入了公司。


每到年底,刘总最犯愁,客户欠款收不上来,员工还闹着要年终奖,年终奖发的少了,每个人脸色都不好看,要多发点,可公司就这么点钱。几个程序员总闹着要跳槽,刘总觉得,他们也就是说说,一起工作四五年了,还是有兄弟感情的,再说,都已经在这个小城安了家扎了根,要说跳槽,早就跳了。


去年倒是公司有个程序员辞职,然后跑一个「知乎」什么的破网站把刘总臭骂了一顿,说加班不给加班费,五险一金上不全,刘总一不小心就成了黑心老板,不过,知乎上正关心美国大选的事儿,也没几个人看刘总这个小公司的破事儿。但刘总还是知道了这个事情,觉得自己员工都不薄还被骂,很伤心。


看着公司的财务报表(刘总学 EMBA 最大的收获),刘总一筹莫展。要是在北京深圳这些地方,或许还能融点风险投资啥的,可偏安一个四线城市,见了投资人都不知道说啥。这几年。刘总白头发见多。


前几年生意好的时候,刘总攒下了几套房子,算是赚到了一点。刘总打算年后把房子卖掉一套再撑一年,看看产品能否成功转型。


公司年夜饭,刘总喝多了。


刘总大哭。



题图:Gosia Herba


延伸阅读:

快递员刘向东

李建国的幸福生活

产品经理王撕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