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3-20 12:30:11 +0000
不少朋友是通过社交媒体知道我的,长期以来,我给人的印象是「毒舌」「喷子」「擅长吐嘈」… 尤其是在评价各家公司产品的时候,很容易得罪不少做产品的人,有些负责产品的人会认为我给他们带去了压力,而旁观的人呢,又会觉得我的有些建议过于主观,何况,「你自己做的产品还不够好呢,你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
建议和批评有的时候会被混淆,带着个人情绪的时候就更是如此。说的多了,别人会忽略你话语中正确的部分,而质疑那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最终吵得不可开交,直至不欢而散。前几天在微博上就遇到一次。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吐槽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积压已久的一些实际的需求。在吐槽之前,我当然会评估这个事情,是个性化的需求,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会影响到多大的群体,如果我是负责人,从系统层面会如何考虑?
今天给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后台提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应该都不是我个人遇到的问题,很多朋友也都会遇到。其实,我跟微信团队有直接联系,多数能短期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在这里多说了,这也是我平时很少喷微信产品的原因,因为在 团队资源很有限 的情况下,一些问题都搞定了,我还好意思喷什么? 但有些问题,长期积累下来,还是很痛苦。
大公司的资源充裕,但是资源调动也未必是那么方便,资源用在不同的地方也是有各自的理由。我也在大公司待过,知道各个团队的苦衷,这一点不可强求。
必须要承认,这里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我绝不是说批评他们做的还不够,我深知这帮家伙实在是太努力了。所以必须重复强调一下,这只是「 建议 」。
以下是针对 mp.weixin.qq.com 的一些建议。 对公众号面向大众部分的建议以后再说。后台工具,或是给开发者使用的工具,是大公司最容易忽略的部分。顺便说一下,各个 App 市场的后台管理功能,做的都跟狗屎一样,有一家算一家,不服的话,我同样可以写文章来指出问题,当然是以用户的角度。
1. 需要一个 HTML 5 的客户端
现在的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对手机设备访问并不友好,这个是所有人都应该承认的事实。我本来的建议是最好能给做一个管理 App ,考虑到管理 App 开发成本过高,一个 HTML 5 的页面倒是足够了。
需求和场景:绝大多数时候,公众账号管理者并不在电脑旁边,想使用手机管理一下后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应该是每一个后台使用者的普遍需求。
功能复杂度:并不需要实现管理后台的所有功能,只需要能看基本的报表数据,能做留言回复,能发送文章即可,没必要在手机上进行文章编辑的工作。
微信团队没这样做的可能理由:1.开发资源不够。2.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对于第一点理由,微信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团队又足够小,资源可能确实不够的。
对于第二点,我坚持的理由: 公众平台管理后台实际上是一个效率工具 ,对于效率工具来说,用户便利性更为重要。这样是不是也足够合理? 请注意效率工具这个说法,对以下的几个需求也是适用的。
2. 改进登录体验
现在的登录,只能通过用户名和口令。我的建议是希望增加二维码扫描登录功能。
技术复杂度:可以复用现有的二维码登录的功能。实现成本中等。
登录体验不好的另一个方面是,用户频繁遇到超时退出,然后还需要重新登录,虽然我可以借助于 1Password 或是浏览器自动保存密码这样的工具或辅助功能,还是觉得体验不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怕是更为痛苦。
频繁超时退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多帐号切换时遇到的。或许有安全方面的考虑,这需要折衷。
微信团队没这样做的可能理由:这并非一个痛点。
我坚持的理由,如果能做适当改进,用户体验会好很多。如果技术资源不足,我的理由请忽略。
3. 统计模块需要更好的性能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的统计模块的数据是由腾讯云分析 ( mta.qq.com )提供的。这个模块的访问速度简直不能忍。
技术复杂度:技术复杂度我无法给出。但对腾讯的技术团队来说,算不上一个难题。
要验证是不是真存在问题也很简单,随便一个用户用浏览器打开 YSlow 这样的工具,检测一下网络资源的请求时间就知道瓶颈在哪里了。
客观的说,这地方如果要做到用户「感觉不慢」是需要成本的,不只是技术投入,从请求资源上看,有些资源请求是可以合并的,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更多服务器和相关网络资源(比如 CDN )。但这个问题 事关腾讯技术实力的体现 啊,腾讯的网络服务速度慢到不能忍,那以后还怎么推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呢?
第一条建议提到的 HTML 5 客户端,需要看到的数据,主要是这里的一些关键指标。
4.需要带参数的二维码
如果一个企业要推广微信公众号,那么就需要监控各个渠道的效果。如果微信公众后台能快速定制带参数的二维码的话,那可就太方便了。但现在这个功能是有限制的,并非面向所有用户。
这是所有用户的隐含需求,尽管这个需求目前还不够强烈,一旦开放的话, 用户自己就能充分利用各种场景进行线下活动尝试, 潜力巨大。
这个需求的技术复杂度和实现成本我判断下来应该都不高。
5.系统公告不够优雅
对所有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系统公告是个很重要的信息。最好是能自适应移动设备,现在想转发到朋友圈,发现阅读体验非常不好。而且,这地方的信息是零碎的。建议直接用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算了,至少 URL 风格也可以统一一下。
如果能做改进的话,体验更好,系统公告也会更利于传播。而且,对于本来就缺人手资源的微信团队来说,减少了信息维护人工的成本。
这个问题只是存在,但请注意,并非用户痛点。也可以将就着看。只是完美主义者不能忍。
6.消息管理的改进
对不少用户来说,后台的消息管理有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有些用户动不动骂人之后就跑路了。这地方如果让我做的话,哪怕用户已经取消关注也最好能加上「傻伯夷」之类的标签,万一以后再回来,也能有效识别出来这是个恶意用户。当然,这样做的确任性了一点。
那么,是否可以由微信公众账号运营者投诉恶意用户呢? 或许这样实现起来也比较麻烦。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这是个 典型的小众需求 ,但是很讨厌,你不能否认,至少是个问题。或许以后能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对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改进建议和期待。这些问题都并非短期能解决的,需要慢慢来。至于编辑器的问题,见仁见智,我觉得目前编辑器已经够用,这里就不多说了。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一个重要创新,在产品的演进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过去几年中,已经看到很多改进,但我还要说,对这个地方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尽管不少用户可以通过开发者接口使用第三方工具,但仍有大量初级用户在使用微信自己提供的基础工具(比如很多人吐槽的编辑器问题),这些工具是否有效决定着用户创建内容的积极性,所以体验和效率极为重要。与微信客户端的产品相比,需要不同的思维。
当我对一款产品吐槽的时候,我实际是这样想的。如果你只看到社交媒体上不到 140 字表面的东西,那说明作为产品经理的你考虑的还不如我考虑的多。有些人会揣测「动机」,我的动机当然是为了产品变得更好用,惠及更多用户。如果我不在乎的产品,哪有精神头儿写这么多啊。
有的时候,用户反馈的事情够重要么?不一定。或许我们可以引用一下刘震云的《温故 1942 》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话:「死了三百万。他严肃地看着我。我心里也有些发毛。但当我回到一九四二年时,我不禁哑然失笑。三百万人是不错,但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无非是小事一桩。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邱吉尔感冒。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桩,放到一九四二年的世界环境中,都比三百万要重要。」最终用户遇到的问题,是 100% 的问题,但是放大到一个系统层面,可能只是个概率问题。
我不知道同为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者的你是否有同样的需求,这些问题是否你也感同身受?
题图作者: Pawel Kuczyns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