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道德 #X63
1) 哈清之争
作为写作者,要时刻关注读者的反馈。所以我会尽量多看一些留言,看得多了,就发现一点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前天,水库推送了
#F1940
,讲“哈耶普应该在清北面前自卑”。
结果评论纷纷从培养机制、学术水平、国家实力等各个方面,驳斥这个观点。
“整个教育体制落后很多,宁愿去发达国家读三本,也不要国内的清北”
我等了半天,始终没有等到我想要的回复,有点失望。
因为纠结在“哈耶普和清北孰强”这件事情上,本来就不是这篇文章,正确的打开方式。
事情还是要从“818派对”说起。
8.18那天下午,OD现场的PPT,打在屏幕上的,是一个不完整的闭环。
那篇演讲中提到,当囤积了一定量的房产,人们就会需要一个“变现的出口”,将一部分房产再变成现金。
这样“现金-房产-现金-房产”,整个闭环打通
,
才可以做到生生不息。不然按现在的流派打法,现金骨髓抽干之后,就难以为继。
但是如今,大多数人只完成了“抽骨髓、囤物业”的第一步,却没有完成“把200万物业变成200万现金”的第二步。
于是现金枯竭,无法开始第二轮,整个资产布局,并没有有效盘活利用起来。
虽然8.18讲的是资产的打理,但“教育投资”的原理,其实是类似的。
房产需要变现的出口,买房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将来卖给谁”,现金变成房产并不是结束,能再将房产变成现金,才是大功告成。
上大学当然也是如此。四年大学读出来,学成文武艺,准备卖给谁?
你对自己的出口和市场,需要有一点客观的认识,
否则读书出来,没人接盘,
会很尴尬。
所以
#F1940
,实际上是盘点了“上大学”这笔投资,能够变现的出口。
结论是,清华当官,北大经商,专业院校占山头;而哈耶普学生,根本没有合适的接盘侠。
被市场认可的价值才是价值。中国本土完全没有适合哈耶普学生的市场,没有人需要他们,那么他们的前途,又怎么会光明呢?(
新一代低值女#F1280
)
实际上,哈耶普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再高,“大学之精神”再丰富,只要它是美国的学校,那么它的学生在中国,就一定会被特殊地看待。
因为不是根正苗红的本土学生,肯定存在“被渗透”的可能。
所以你的市场,天然存在上限。这无关科研能力,只有关你“是不是自己人”。
掌握了这个“出口”的思路,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这才是
#F1940
真正有用的启发。
但是大多数人读到文章,第一反应是“你复旦酸葡萄,懂得什么”
然后全在讨论“到底是清华强还是哈耶普强”
“学术水平没法比的呀”
“满脑子都是做官赚钱,俗得要死”
他们为了评价这篇文章的对与错,完全抛弃了这篇文章中,对一个普通人,真正可能有所裨益的部分。
2)劣质父母
看到一件事情,首先要分出立场的对错来,然后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人家的立场错误、品质败坏,这个现象,并不是前天才有的。
前几天刷知识星球,看到一位朋友问,“我父母是劣质父母,是不是没有办法翻身了”。
另外一位朋友就留言批评他:
“居然说自己的父母是劣质父母”
言外之意,这样的评价是不知感恩、道德有亏的。
但是在我们看来,“劣质父母”就是一个客观、准确的形容。
父母如果不能提供资源助力,或因病痛等因素拖后腿,乃至无限制地向子女吸血,那么相比其他能托子女一把的父母而言,当然是“劣质的”。
比如杀鱼弟的父母,无疑就是“劣质父母”,虽然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
#X59《贫穷的逆流》
中,王心仪的父母,在培养孩子上,可称用心,但在经济条件上,相比于大多数人而言,当然也是劣质的。
但是,重要的是,
劣质父母同样可以很爱子女,子女也同样可以爱劣质的父母。
未必提问的人,就不会拿出血来给父母吸,或独立闯出一片天地之后,反哺父母。
父母越劣质,反而说明你对他们的爱越真实。
“我父母非常劣质,又穷又懒,所有事情都做错,对我百般折磨,让我怀疑人生。他们就是两堆垃圾。”
“可是这并不妨碍我用全部的生命来爱他们。劣质是真的劣质,爱也是真的爱。”
像是左派那样,挖空心思讲
-
“世上只有妈妈好”,
-
“父母不管怎样都是爱你的”,
-
“天下无父母的不是”,
-
“父母在你心中应当伟大”,
那才是真正的不客观,是令人愤怒的撒谎作恶。
可是大多数人,只是看到“劣质父母”四个字,就
道德感爆炸
了。
“你竟然说父母是劣质”
对于“对错”的迷恋,在这一刻完全盖过了实事求是的能力
。只要对方的行为违背了他们心中的道德律,那么就应当予以批评。
然而,批评的同时,他们却既不思考人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也不深究这个违反道德的说法,是否更为符合实际。
类似的现象,是
#X62《滴滴沉梦醒》
推送之后,很多人骂我给滴滴洗地,祝我全家坐顺风车。
说我“洗地”的原因,是我在文首说,滴滴客服不随便将司机的联系方式给到警察,才是正确的做法。
且不说客服有没有直接提供号码的权限,擅自提供号码可能会受到什么处罚。
换位思考,客服每天接到的自称警察的骚扰电话,可能不知道会有多少。仅此一条,就可将大多数“警察来电”排除在外。如果警察不主动提供身份验证,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所以非要说的话,滴滴最大的问题,是对于此类应急状况,没有足够的敏感性,没有及时主动要求警察提供身份证明,主动推进接下来的内部流程。
但是,关键问题是,那篇文章的重点,根本不是滴滴和捕快谁对谁错,而是
“消费升级有极大的下沉空间,目前的小资思路是空中楼阁”
。
而这一层意思,却完全被忽略掉了。大家首先认为这篇文章的立场是“不对的”,于是不管文章说什么,都是在“为滴滴洗地”。
文章大篇幅讲了“消费升级的坠落”,却没人在意,只有一位朋友看出了我想说什么。
(来,对比一下)
人们对于“对与错”的迷恋,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且这种“对错的判断”,又是极其刻板固定的。
-
提起资本,一定是“吃人不吐骨头”
-
但政府一旦监管资本,则又是“国进民退”
-
生孩子、扎疫苗,就是“韭菜接盘”
-
房价高企,必然是“资本炒作,虚幻泡沫”
只要一篇文章的判断,
与他们的朴素认知和固有印象不相符合
,没有批判他们希望批判的东西,他们就认为文章是
“拿钱洗地”“人血馒头”“煽动作恶”
。
而以上种种朴素认知、固有印象,基本又都是从
“毒媒体”
那里来的。
(参阅
#
80《邪恶的媒体》
,#X55《
从“无冕之王”到“公号之王”
》)
“毒媒体”最擅长的,就是用各种令人不齿的春秋笔法,在字里行间完成对读者的
误导和灌输
。
时间一长,读者形成了
条件反射
,事情一发生,先统统塞到自己
熟悉的认知框架
里。
安排一个“嗜血资本”的罪名。也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家希望你这么想。
3)连环杀手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多数人的愤怒,都是无效的。
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将事情分出对错来,“作恶的资本”“无辜的民众”“洗地的作者”,然后将怒火倾泻在错误的一方。
至于事情经过了几次变化,操作中有多少细节,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力量的影响,对于现实有什么指导意义,下一步应当如何应对,这些真正重要的内容,反而被漠视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而且抛开这些不谈,
对于“对错”本身的定义,本身就是最大的荒谬
。
我不明白,为什么实话实说,觉得父母劣质,就要被吊起来打。
我不明白,为什么做官就是庸俗,追求学术理想就是高尚。
如果我人生没有爱好,只热爱赚钱,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抛弃一切“追求大雅”的虚荣心,为什么就不能说我是有理想和追求的人。
相比之下,嘴上说着热爱真理,做的却是投机学问,那才是真正的虚伪。
而就算是真心实意,投身学术之中,“赚钱”和“做学术”,不过只是不同的爱好而已,谁也不比谁高尚。
为什么木匠专心一辈子做柜子,是“匠人精神”,学者一辈子埋头书卷,是“泰斗耆宿”,有人埋头赚钱一辈子,就是“功利下流”。
赚钱的方法,难道就不是科学真理了吗。(
#F1930
)
而且又没有人规定,做学术的人一定不可以去赚钱,他只是自己没有选择赚钱这条路罢了,这只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与道德无关。
但是我们会发现,人与人在这件事情的分歧上,已经大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右派和左派,时常吵得不可开交。
所以钢锯的文章提到了一个词,
“
反社会连环杀手人格
”
思路不一样的人要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为了适应外界的行为规则,就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并且去寻找这些规律——但是这个东西的运行并不建立在大多数人常见的奖惩思维上。
(
#Y204
)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发现了有一部分人,天生没有办法,像人家那样
“对错误义愤填膺,因力量泪流满面,对苦难不可遏制地同情”
。
他们缺少对道德的感知,没有情感的开关,凡事都马基雅弗利,只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如OD所说的那样:
他们或许也会哭,也会笑,但很多时候是“伪装”。仅仅是为了显得合群。
内心,是极端冷酷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大多数人的思维,是凡事必有对错,对于对的要赞扬,错的要批评,对各方利益的分析,反而退居其次。
《演义》里,王允领着百官大放悲声,曹操却大笑说:“满朝公卿,明哭到夜,夜哭到明,还能哭死董卓否?”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客观陈述。哭有什么用,又不会把董卓哭死。要么去杀了董卓,否则当然还得听董卓的。坐在这里哭,除了表态和发泄,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王允的反应是:“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我们哭,你不哭,你就是没有良心!
所以当群体的情绪被裹挟,这类“连环杀手”的日子,就变得难过。群体会用道德的大棍,噼里啪啦先打过去。
实在是没有办法。所以“连环杀手”们一个二个地,都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并且寻找这些规律”,从而适应“外界的行为规则”。
他们需要人为地、有意识地社会化,学会跟着别人哭汉室,以此来保护自己。
4)世道变坏
但伪装归伪装,这世界本来又有什么对错道德。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是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遥远的年代里,广阔大地之上,思想繁荣滋生,原有百家争鸣。
只不过最后人为将伦理纲常,定于儒家一尊,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了道德榜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变成“冷漠无情”。
开辟鸿蒙之初,本来无所谓好,无所谓坏。
没有人类的时候,也是老鹰抓兔子,猎豹吃羚羊。弱肉强食,天经地义。
母猪生一窝小猪,一定有强壮的抢到最好的奶头,体弱残疾的小猪便养不活。
侏罗纪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四倍。“温室效应”比现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样有恐龙存活。
但是人类来了,于是“道德”随之诞生。
“弱肉强食,好残忍哦,凶恶的老鹰怎么可以吃兔兔!”
“资本贪婪嗜血,好作恶哦!”
“要把救治天生残障儿童的费用纳入医保,让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这个家庭。”
“温室效应,不行不行,要节能减排,控制全球变暖!”
搞不好明天就是冰河世纪,你想增加碳排都来不及。
“冷”“暖”“死”“生”本来是中性词,是人类强加给它好与坏的判断。
规律的生效,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是傲慢的人类,却偏要用道德来评价规律,试图改变潮水的方向,星轨的轮回。
而凡事都用“对与错”来判断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关在道德的囚笼里,闭上眼睛蒙起耳朵,永远不肯承认世界的真相。
“不要让我听见,不要让我看见”
shengmu心
可是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情的真相,是不会因为你闭起眼睛,就随之消失的。
那天看六神吐槽“
世道变坏从什么时候开始
”
,要我说,世道变坏,就是从道德产生那一天开始的。
从此,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了“好”与“坏”,人们的认知开始被道德蒙蔽,与事实发生偏离。
那日之后,只有对错,再无真相。
我还是相信,道德,才是最大的不道德。
(我是军师,大祭酒,2018年9月6日夜)
yevon_ou:
愚民政策你乖乖地做羊,想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