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20 02:01:33 +0000
戳蓝字 “灼识新维度” 关注我们哦!
晚清沧海事(25)
第二十章 曾参杀人
作者:罗马主义
就在左宗棠平定了西捻,重回陕西后不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忽然变成了北京城里的话题人物,网红。
也不知道哪来的狗仔队,刨出了他一大堆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八卦,有些还非常的耸人听闻。
比如有人说:“左宗棠可真不是个玩意,听说他每顿饭都要吃一百零一道菜,比西太后还多吃一道菜,每天晚上都要睡十个女人,比皇上还多睡九个,皇上都舍不得用伟哥,可是他都是一盒一盒的往肚子里倒的。
西北的军费,全被他挥霍了,士兵们现在天天喝西北风,喝得肚子都鼓鼓的,里面全是怨气,马上就要爆发了,不信?咱们走着瞧,西北马上就要发生军队哗变了。”
又有人说:“穆图善才是朝廷的大忠臣,左宗棠根本就是一个大奸臣,本来穆图善已经把西北安定了下来,可是没想到左宗棠非要把这里搅乱,好让他浑水摸鱼。
这家伙居心不良,故意挑起民族矛盾,偶尔有一二个穆斯林犯罪,他非说是全体穆斯林叛乱,谁都知道他的目的是骗朝廷的钱,趁机拥兵自重,图谋不轨。我把丑话先说在这里,信不信由你,要不了多久他就会造反。”
还有人说:“西北官场,现在都是湖南人,和左宗棠穿一条裤子,就算不是湖南人,也被他收买了,这帮人拉帮结派,欺上瞒下,集体腐败,早晚会出大事。”
慢慢的,连贩夫走卒,市井百姓都知道了,满清国第一大奸臣,就是左宗棠,所以大家一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元芳,这事你怎么看?你觉得左宗棠这个大奸臣,还会误国多久?!”
这些风声,当然免不了也会传到西太后的耳朵里,不光是太监们会向她嚼舌头,就是那些满清贵族们,来陪她唠唠嗑时,也难免时不时的会提提,左宗棠的“花边新闻”。
西太后一开始的时候,不信这些,她觉得谣言止于智者,自己智商多高呀,当然也就不信谣不传谣了。
可是谎言重复一百遍,难免也会变成真理。听的多了,西太后的心里,忍不住有点犯嘀咕,会不会真是西北这帮官员,串通在一起,设的一个局呢?
没想到怕啥来啥,不久,左宗棠真的出事了,就像那些传言所预言的一样,特别准。
看来真是无风不起浪,不仅太后这么想,大臣们也这么想,弹劾左宗棠的奏章,立刻蜂拥而至,就像一块块板砖,全都向他拍了过去。
到了这个地步,西太后终于觉得,这邪有时候也是不能不信的,虽然左宗棠看起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副劳模的架势,没想到居然也是一个奸臣,这可如何是好?
左宗棠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命运的安危悬于一线。大家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可是左宗棠,怎么老是把自己也搞得无路可走?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来话长,让我们从头慢慢讲起。
当左宗棠第二次入陕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之前的很多想法,居然都是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问题远远比他想的更复杂。
最初的时候,他想通过剿抚并举的方法,来解决陕西的穆斯林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只剿匪,不剿回的口号,很快就有流串在甘肃的陕西穆斯林,找人和他私下接触,表示愿意向他投降,但条件是,允许他们回到陕西老家,安心务农。
而且愿意投降的人数量还不少,很多人甚至还愿意放弃信教,只要能让他们回家,因为除了极少数死硬分子,像白彦虎这种,其他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再在甘肃挨饿,盼望着早日回归故土。
可是左宗棠忽然发现,这样的一个要求,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因为仗已经打了六年多了,在开战的第二和第三个年头,陕西穆斯林都被多隆阿驱离了陕西,而他们的土地和房产,都被各地的政府,当做抚恤金,赔偿给了那些汉人受害者的家属。
现在,他们要回陕西,左宗棠却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他们,因为这个政策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执行四年多了,涉及上百万人口,他现在如果想让这些人退地出来,还给穆斯林,无异于虎口拔牙。
而且,当年穆斯林叛乱,屠杀汉人所留下的深仇大恨,也不是他左宗棠一句话能抹得去的,好多地方的官吏乡绅,听到这个传闻,跑来当着他的面发誓赌咒,就算是赔上一条命,也要报仇雪恨。
而且他们向左宗棠提起当年发生的故事,穆斯林恐怖分子是如何残杀汉人百姓的,说到凄惨之处,无不垂头顿足,痛哭流涕,让左宗棠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所以,作为穆斯林投降条件的回到陕西老家,根本就行不通,而不让他们回到陕西,他们就不愿意投降,要死战到底,所以招安陕西穆斯林这条路,算是彻底被堵死了。
陕西穆斯林问题要解决,只能在军事上先把他们彻底打服,让他们无条件可谈,才能考虑下一步的安置问题,毕竟,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杀完,那不是政府干的事,那是伊斯兰恐怖分子们才会做的事。
而另一方面,左宗棠又发现,甘肃很多地区和陕北的一些汉人,也变成了朝廷的敌人,这让他始料未及,穆图善从来没有向朝廷汇报过这事。
这些人怎么会变成了朝廷的敌人的呢?让我们拿董福祥来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个人可是当时最大的流寇首领。
“崆峒飞雪招人醉,花容水意留香客”,听着很美,可是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甘肃是标标准准的地薄民穷。
甘肃环县的大户人家董福祥,自幼擅长使刀弄棍,据说武艺很好,至于是不是崆峒派,练没练过七伤拳,那就无辑可考了,但总之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本来他也是一守法的良民,可是同治穆斯林叛乱发生以后,陕西穆斯林进入了甘肃,到处杀掠抢劫,董福祥一看形势不妙,附近又没有官军,为了自保平安,他也成立了一个“还乡团”。
没想到他聚集的这群人还真能打,什么穆斯林土匪之类的,见谁灭谁,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到他附近来抢粮。
这下一来二去的,名声大噪,周围的汉人,也都纷纷来投奔他,而他又豪侠仗义,有点像宋江,于是这人越聚越多,居然聚了几十万,接着,为了解决这么多哥们的吃饭问题,他就只能真的当了宋江。
甘肃环县到2016年,常住人口才30万左右,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县,虽然号称是全国产粮先进县,我查了下资料,丰年的亩产水平,也就最多相当于,川西平原普通年份亩产的1/2弱,因此即使现在,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没吃的怎么办?出去抢呗!到哪儿去抢呢?西北诸省中最富的地方是哪里?当然是陕西,而董福祥他们离陕北最近,所以除了穆斯林,他们也在陕北攻城略地。
除了董福祥,甘肃还产生了另外一些汉族流寇,比如著名的有张福满,扈彰之类,形成的原因跟董福祥都是一样,最初都是为了自保,然后人越聚越多,最后无饭可吃,于是就四处抢掠,目标一般都是陕西,尤其是陕北,因为靠的近。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些人有点像病毒,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破坏了当地的生产,然后这里的人,就只有两个选项,要么被杀死饿死,要么去当流寇,再去抢别人,让别人再去考虑这两个选择,所以流民越卷越多,已经发展到陕西境内。
左宗棠出陕追捻之前,让刘厚基带领灞桥之战残余的老湘军,在陕北主要负责剿匪,黄鼎的川军和雷正绾的老湘军,主要负责剿穆斯林,刘典带领的新湘军,负责到处支援。
当左宗棠平定了捻军,再次回到了陕西的时候,忽然发现这里的局势,已经恶化得不是一般化了,甘肃已经全省皆匪,普通老百姓,不当匪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他赶快让刚刚加入的张曜带了一只部队守住榆林,又让另一支新来的豫军宋庆,带领着河南兵守住了黄河,防止流寇这个病毒传到山西去。
对于流寇,左宗棠可不敢掉以轻心,想当年,大明就是被陕西的流寇李自成,张献忠推翻的,而现在西北流寇的规模,已经接近明末的水平。
不过他很快又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流寇来说,军事胜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论你击溃他们多少回,活捉过他们多少的首领,只要你不把他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他们还是要继续闹事的,这就是明末,怎么剿也不剿绝流寇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一方面命令刘松山从山西渡过黄河,先从军事上去压制住陕北的流寇,另一方面,他必须马上解决钱和粮的问题,才能安置被裹挟的流民,否则无论刘松山打了多少个胜仗,都等于零。
而一说到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立刻就变得很俗气,再加上因为捻军的事,左宗棠几乎把周围所有省份的官员都得罪完了,现在他又回过头来,需要求周围的人了,好吧,这帮家伙要是不给你小鞋穿,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很快,左宗棠又面临着钱尽粮绝的地步。
就在左宗棠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他还没有见过面的敌人,西北穆斯林叛乱的始作俑者,教主对他出手了,当然,一如既往,用的是阴招。
教主现在已经改名叫马朝清了,和穆图善打得火热。在左宗棠外出剿捻的时候,朝廷任命穆图善代理陕甘总督,成了西北的一把手。
他把招安教主作为了他的主要政绩,在教主的帮助下,他治下的宁夏显得很太平,不过他的政令出不了他的总督府。各地的实际权力,包括官吏的任免, 都由新教掌控,宁夏已经变成了一个由教主控制的,事实上的伊斯兰国。
按照左宗棠后来的说法,照穆图善这个搞法,教主已经和当年西夏的创建者,李继迁或者李德明没有什么区别了,他和大清之间的关系,就是西夏李元昊他爸李德明和宋朝之间的关系,独立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教主这个家伙,现在表面上规规矩矩,没事就去搞搞慈善,捐个几千两银子,几万斤麦子,修修河道,赈济灾民之类,然后再由穆图善给他发个奖状, 看起来活脱脱的一个守法企业家的形象。
但是他暗地里却勾结捻军,遥控陕西穆斯林,因为只有世道越乱,他的投降才越显得有价值,他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
当左宗棠被调任陕甘总督以后,教主凭借着敏锐的直觉,立刻知道他无法操控左宗棠,特别是当左宗棠平定了捻军,回到陕西以后,他很可能失去他最大的保护伞穆图善。
因为在左宗棠离去的这段时间里,穆图善纵容教主,对流寇和穆斯林叛军,毫无作为,自然让西北的局势变得日益恶化,而他又欺上瞒下,隐瞒不报,再加上左宗棠的眼里又容不得沙子,他早晚会被揭穿,因此仕途堪忧。
所以现在教主必须出手,帮穆图善一把,更重要的是为了救他自己。教主虽然没有打过仗,不过,杀人并不一定需要用刀子,教主自然有其他办法。
他最大的长处,不在于他的武力有多强,而是他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网,数量众多的托,可以为他造势。
作为一个装神弄鬼的骗子,教主最擅长的,就是让别人相信,他想让别人相信的东西。而能够让别人相信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预言,再实现。
教主之所以被信徒们信服,就是因为他说的事,通常都会发生。比如,他说你这两天,会有意外之财,结果你一出门就捡到了一百块钱,你会不会觉得他挺神?其实是他故意丢在那里,让你捡的。
然后你多半会回来又给他一千块钱,请教他更多的事情,骗子通常都是用这些办法,来掌控人的心理。
所以现在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朝廷相信,穆图善是一个忠臣,左宗棠是个奸臣。而且他要先预言这些事情,在北京城里散布,然后再让其中的一些变成现实,这样左宗棠就翻不了身了,干这种事儿,教主实在是驾轻就熟。
左宗棠现在还一门心思的往前走,教主已经悄悄地在他面前挖了个坑,但是左宗棠现在还一无所知,他正在为了钱和粮的事情,到处当叫花子,又到处碰墙,搞的自己一鼻子都是灰。
挫折,挫折,不断的受挫折,这帮家伙都在给他小鞋穿,说好了给他五十万两银子的,他高高兴兴地派人去拿,结果只有5万两,耍你一下又咋滴?说好了三天就给他二十万担粮,可是过了一个月,都还没有音讯。
左宗棠有时候真的也很无奈,就好像国家的事情,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和其他人毫无关系一样。而且他也不能什么事都上报朝廷,找西太后做主,那他也就不是一个为国分忧的栋梁了!
有一天早上,他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这段时间为了钱和粮的问题,头发又白了一大堆,看看自己现在的长相,实在是不招人喜欢。
忽然他灵机一动,心想,你们不就是讨厌这张脸吗?没关系,我不找你们要钱了,我请朝廷专门设一个职务,换个脸来找你们要钱。
而且我要找的负责这件事的人,一定让你们和他拉不下脸来,要么和他关系不错,要么就不愿意得罪他,这样,我的粮食问题和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想到这里,他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满意,必须晒一晒,于是火速发了一个朋友圈,再为自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于是他立刻@西太后,让朝廷专门设了一个官,负责监督西北战事的粮草和银钱转运,而且特别指定,要袁保恒来负责,担任钦差大臣。
袁保恒是谁呢?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袁世凯他叔父,这个人跟中纪委,财政部,总装后勤以及各省领导的关系都不错,而且他做事又负责认真,只要他出马,大家肯定都要给面子。
钱和粮食的问题,从此终于解决了!左宗棠松了一口大气,没想到好消息又接踵而至,刘松山也不出意外的击败了董福祥部,而且招降了他们,人还真不少,居然有30多万。
现在有了钱,这事自然就好办了。左宗棠命令刘松山把投降的人中,一万多最精锐的年轻人,编入了部队,由董福祥带领,归刘松山指挥,去吃皇粮。
剩下的人中间,每家出一个壮丁加入转运局,为军队当挑夫挣工资,每天给粟米一斤半,便钱60文,盐菜钱30文,一共90文,能确保这家人不至于饿死。
这些转运局每隔十几里设一个,每局有500多个家庭,家里的人除了去当挑夫以外,剩下的人先安排在转运局附近屯垦,每人每天给粟米半斤,等军队击退了甘肃董志塬一带的陕西穆斯林以后,再让他们回庆阳,环县,固原,平凉老家复耕。
依照这个办法,先在军事上打掉流寇的自信,再在经济上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陕西终于算是安定下来了。
可是,让左宗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他已经不知不觉的,掉进了教主给他挖的坑。
在这些被收编的流寇中,混入了大量的教主的间谍,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教主的托们,这些人一个个都能说会道,而且会装神弄鬼,战前就是靠着这帮人, 教主变成了西北的大 v 。
那个时候的湘军士兵,基本上都是文盲,中间有不少人的脑子都不怎么好用,对这些人的花言巧语,蛊惑欺骗,基本上毫无抵抗力,很快就对这些人崇拜得不得了,而且开始言听计从。
恰好这个时候,为了管理方便,刘松山把这一部分被教主的间谍渗透的军营,分给了部将高连升,让他单独行动,同时又把另外几个被教主的间谍渗透的营,留在了绥德到甘肃一线,保卫交通要道。
然后,就在刘松山的大部队开赴甘肃,准备平定陕西穆斯林的时候,教主的间谍们出手了。
他们鼓动士兵,以要求提高待遇为名,挑拨士兵找营官闹事,营官当然不同意,然后这帮人就趁机煽风点火,鼓噪士兵哗变,在夜黑风高之时,杀死了留守的湘军将领高连升和其他一些人。
刘松山得知消息以后,立刻回兵平叛,前后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彻底解决了所有问题,而且规模也不大,总共也就处死了一百多个叛兵,后果也不是很严重,教主的间谍们,早就从营房里溜之夭夭了。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言会如期发生,这就足以证明,所有关于左宗棠的那些传说,很可能都是真的,这就是教主要的效果。
现在北京城里的人,耳朵里天天听左宗棠的坏话,都听出了茧来,几乎人人都知道,由于左宗棠贪污腐败,克扣军饷,西北的军队马上就要叛乱了,所以当刘松山的部队,发生哗变的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这个奸臣,终于露出了马脚。
为了火上浇油,再给左宗棠致命一击,教主又用了大把的银子,通过北京城的金爷,买通了一些官僚,开始弹劾左宗棠。
御史宋邦僡奏言:左宗棠办事不力,应该立刻撤换,由穆图善接任,而且他带来的湘军这些南方兵,一个个贪图享受,怕苦怕累,过不惯北方的生活,所以应该就地解散,改成由由穆图善在本地招募部队,来解决问题。
侍郎宋晋,御史毛昶熙也上奏说,左宗棠党性不强,作风不端,能力太差,他主持的西北工作,完全就是一堆烂摊子,应该立刻撤换他,改成由李鸿章指派淮军将领来担当大任。
现在舆论几乎一边倒,而且由于左宗棠历来清廉正直,办事认真,又因为剿捻的事,得罪了一大帮人,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人替他说好话。
一时间,京城的干部群众,都在朋友圈转发这条消息,一大堆公众号立刻跑来蹭热点,纷纷发文呼吁,必须立即对左宗棠进行双规,让中纪委彻底调查他的犯罪事实,决不能让这个大奸臣,继续胡作非为。
慈禧太后现在也犹豫了,为什么传言这么准?难道左宗棠真的贪污军饷,腐败堕落,导致士兵哗变吗?既然这个传言应验了,那么会不会其它的传言也是真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发作,被他们刻意掩盖了而已?
她想了很久以后,觉得左宗棠似乎不是这样的人,她怕自己像崇祯皇帝一样,听信了谗言,错杀了忠臣袁崇焕,但她又怕自己真的受了蒙蔽,轻信了贾似道这样的奸臣,任用了董卓这样的坏人,断送了大清的国运。
这可是她执政以来,备受煎熬的时刻。这个决定太重大了,她拿不定主意,于是她决定去问一个人,一个她觉得可以信任的人,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但是,慈禧要问的这个人,其实和左宗棠有很深的过节,他会不会趁机要了左宗棠的命呢?请听下回分解。
如果觉得本文可读的话,请分享到朋友圈,谢谢大家的支持。
备用号
以防失联,请关注以下微信号
·灼识熔接机·
晚清沧海事系列文章
·END·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维度
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 / 广告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了解及
购买灼识熔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