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6-25 03:42:35 +0000
戳蓝字 “灼识新维度” 关注我们哦!
序: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
作者:罗马主义
审订:奈染
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最近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发现了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枪身上写:“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旁边附说明:此枪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此战役中共缴获清军这种机枪上百把。
被缴获的机枪和相关文献
当时我看到这里,脑袋嗡的一下就轰鸣了起来。“什么鬼!清军居然还有机枪!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居然被人缴获了上百把!不是说好了他们只有大刀长矛吗?!”
在这件事的刺激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资料。结果我发现,关于晚清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或许,都不过是些流传已久的谎言罢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大清帝国面临全面崩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夹着尾巴逃到了热河。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攻破了清朝的江南大营,清军主将张国梁战死,和春自杀,七万多大军溃散,大清国最后一支由满人控制的,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彻底灰飞烟灭。
咸丰皇帝
与此同时,被寄予厚望的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也是四面楚歌,只是勉强维持着不败而已,根本阻止不了李秀成、陈玉成等等太平天国新一代的年轻将领们四处攻城略地。
江苏、安徽、浙江的大部分地方,再次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大清帝国的钱袋子苏州、杭州、宁波相继陷落,漕粮的来源地太湖一带也在劫难逃。而且李秀成率领30万大军,兵锋已经直指上海——满清王朝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大清帝国落入了无钱,无粮,无兵的困境,一副走投无路的模样。
不仅仅如此,俗话说墙倒众人推,许多以前投降清朝的团练武装和各种墙头草,听说北京被英法联军攻破,立刻再次反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安徽的苗沛霖,此人拥兵十余万,他背信弃义,再次叛清,又攻陷了寿州;而十几万捻军在这当儿,也配合太平军开始进攻河南河北和山东;四川的李蓝起义军,也遥奉太平天国为领袖,把巴蜀大地杀得血流成河。
面对着这一切,30岁的咸丰觉得人生毫无乐趣。况且在不久之前,一个以前他听都没听说过的国家,现在也跳出来欺负他。
尼泊尔派出使臣通知清王朝,他们要派兵穿过西藏,帮助大清帝国剿灭太平天国,这简直无厘头到了极点。
而且小小的尼泊尔王,居然胆敢在来函中,把自己和大清国的皇帝抬到同一个高度,和咸丰称兄道弟,要同他勾肩搭背。
当照会送达大清国的理藩院时,全体大臣们都懵了:这也太不要脸了吧!大清国理所当然的拒绝了尼泊尔的无理要求,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尼泊尔人居然立刻翻脸,厚颜无耻的认为大清国伤害了他们纯真的感情和友好的情谊,所以必须立刻赔偿他们的损失。
还没有等大清国作出决定,他们就派兵攻打西藏,于是大清国又被迫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给予尼泊尔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
假如有人穿越过去变成了咸丰,他会发现扮演大清皇帝这个游戏,到了这个时候,一点儿乐趣都抠不出,不是丢人,就是挨打,不仅到处挨喷,还没有一个点赞的,更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组队,再加上这场游戏的前景,无论怎么看,都难逃失败的结局,实在是太坑爹了!
于是咸丰决定不玩了,他直接删号走人,一闭眼,让自己死了!这一年他才30岁!留下了只有20来岁的寡妇慈禧和她不到五岁的儿子同治,来治理这个遍地狼烟的江山。
而这个寡妇慈禧又特别能折腾,在老公死了不到两个月,居然勾结婚前男友,发动了宫廷政变,干掉了顾命八大臣,外乱未平,又生内乱,怎么看都像是在作死。
然而,本来是应该是没有然而的,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剧本,接下来她们就应该是逃往漠北,或者前往黑山白水之间,重新去过茹毛饮血的生活。
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就像当年的崇祯皇帝一样,慈禧也得在煤山上找一棵歪脖子树,把自己挂在上面,向大家宣传一下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免得需要的时候,上吊都找不到地方。
但是紧接着,剧情居然出现了神逆转,这场游戏进入了作弊模式。1862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着两万湘军突然出现在了南京城下,准备包围南京。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秀逗了——南京城里有40万大军,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李秀成还能够从周围至少抽调出20万大军来对付他。说句不好听的话,一人吐把口水都可以淹死他,但是他还是来了。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兴起了一阵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其中关于曾国藩的带兵打仗,有一个很奇怪的事儿,就是所谓的结硬阵,打呆仗。市面上所有的书,都把这事儿升到了一个道德高度,意思是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投机取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对方几十万人。
这事儿看得我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自己跳到战壕里头,如果太平军冲了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他们,石头砸他们,这不是送死吗?怎么可能逢战必胜呢?
呵呵,原来我们上当了,首先这件事张冠李戴,挖战壕的不是曾国藩,而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其人绰号曾铁桶。更不得不说的是,他是个人民币玩家,拼道具的。
曾国荃
他是这场游戏中,最早几个醒悟过来的人之一。看到英法联军的表演,他恍然大悟:花时间练级纯粹是然并卵,人民币道具才是这个游戏中的关键。
所以,在1860年以后,他的部队放弃了传统的大刀长矛,抬枪土炮,大部分改成了洋枪洋炮,装备了最先进的恩菲尔德1853式线膛步枪,使用米尼弹、阿姆斯特朗前膛炮、开花弹等,装备水平和美国内战中的北军相当。有了这些武器该怎么打?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荃是堑壕战的发明者。
美国仿恩菲尔德1853式前膛来复火帽枪
1861年,他在安庆试了下自己新买的道具,结果发现直接进入了无敌模式,击败了boss级别的太平军名将陈玉成,打垮了人数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顿时自信心爆棚,第二年不顾曾国藩的拦阻,就敢孤军直插南京。
然而天公不作美,到了南京城下,他的部队就发生了一场瘟疫,有一半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但是他逆风翻盘,用了不到一万人的兵力,靠着道具的威力,和太平天国第一名将李秀成率领的20万大军在雨花台大战了40多天,击毙了太平军五万余人,成功的钉在了南京城下。
石墙战役
这场战斗几乎就是同一时间,美国内战中,南军大败北军的石墙之战的翻版。好莱坞电影葛底斯堡战役有个前传,讲的就是罗伯特李将军,率领南军,依靠石墙阵地为依托,利用前膛来复枪和米尼弹,粉碎了人数占优势的北军进攻,歼敌上万人的故事。
几乎在相差不多的时间里,太平洋这边,曾国荃的士兵是以战壕为掩护,用同样的武器和战法,打败了李秀成的20万大军。这支太平军实力惊人,他们拥有两万多支前膛燧发滑膛洋枪,一千余支前膛来复洋枪,外加无数的火绳鸟枪、火绳抬枪、土炮和大刀长矛。
李秀成
19世纪60年代,是一个军事技术大爆发的时代,前装线膛枪和米尼弹的发明,改变了战争规则。在此之前,大家用的都是滑膛枪,使用的是球形铅弹,这种枪50米内是有准头的,超过了50米,天知道子弹会飞到哪儿去,所以既然没准头,交战双方就排成一字长蛇阵,面对面站整齐,互相对射,表演排队枪毙,反正命中率也低,关键看谁的神经更坚强,如果分不出高低,那就只有冲上前去,扭成一团,比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但是新武器的发明改变了游戏规则,使用前装线膛枪发射的米尼弹,可以让对手永远也无法靠近自己。米尼弹是一种圆柱形的子弹,前端呈锥状,后面有一个凹腔,射击时,在火药的作用下,凹腔膨胀,使弹体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保持稳定,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所以和滑膛枪不同,以前一个上百个人的连队一次一百米左右的齐射,对方同样一个一百多号人的连队,最多倒下十几个,可是现在一次同样距离的齐射,对方就只剩下十几个人还站着。
米尼弹
而恩菲尔德1853式步枪,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火帽发火技术,和以前的被称为自来火的燧发枪,或者靠明火点燃的火绳枪不同,它是用一个小小的铜帽,把雷汞预先装在里头,这样士兵从枪口装完火药和子弹以后,不用在枪管后部的引火孔和击发盘后上撒火药,直接在引火孔上插入火帽,扣动扳机,释放击锤以后就可以击发子弹。
从左到右,燧发,火帽,火帽,底火
这是一项不得了的进步——首先射击速度大幅度提高,普通士兵可以在一分钟之内,轻松的射出4到6发子弹,比燧发枪和火绳枪提高了二到三倍多,其次,哑火率大幅度下降,避免了以前由于风吹雨淋以及士兵的紧张,导致引火盘上的火药撒布不均匀造成的哑火,击发的成功率从每十颗中有三四发哑火,提高到百发之中只有一两次,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火药撒布过多时,灼伤士兵的眼睛 (海盗中为什么经常出现独眼龙的造型?就是火药装的不合适伤了眼睛) ,让士兵可以免去心理负担,扣扳机的时候不用闭眼,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所以在南京城下,虽然李秀成的士兵人数众多,脑袋又被拜上帝教洗了几次,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高呼着天父的名号,在上帝的保佑下,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潮水般的进攻,却最终不敌工业文明的产物——密如雨点般的米尼弹,一排排的击倒,尸积如山,却从没靠近湘军过的战壕。
如果你无法想象这个场景,又找不到电影葛底斯堡战役的前传,你可以去看好莱坞电影葛底斯堡战役,最后的那一场南军对北军的冲锋,里面用的武器和战术,同发生在南京城下的一模一样,结局也是一样的。李秀成扮演的是南军,曾国荃扮演的是北军,这是美国内战史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葛底斯堡战役
游戏玩到这个时候,不仅仅曾国荃搞懂了,而且李鸿章甚至比曾国荃还早就悟出了这个道理,与此同时左宗棠也醒悟了道具才是最重要的道理。于是他们全都采用了洋枪洋炮,直接进入作弊模式。大清帝国浪费了九年的时间,在即将崩溃的前夕,凭借着神奇的道具,突然满血复活,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太平天国。
由于享受了使用先进武器带来的好处,大清帝国的人突然就开窍了,特别是李鸿章、左宗棠两人,彻底变成了洋枪洋炮的铁粉,以至于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发展出来,他们就积极购买。
比如美国人发明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军嫌该枪贵,并没有大量装备,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该枪,立刻拍板,大量购买。又比如加特林机关枪,李鸿章一听说,马上就委托容闳购买了几十挺,比美军将领更早接受了这一军事变革。
加特林机关枪
在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军的主力部队,装备了当时能买到的各种各样先进武器:有美国的被称作七连珠的斯潘塞弹仓步枪,有西部电影里常见的亨利m1860杠杆式弹仓步枪,有英国的士乃打后膛步枪,有德国的毛瑟步枪,有德莱塞后膛针刺步枪,还有美国的高端武器——被称为格林炮的加特林机枪,以及德国的克虏伯后膛野战炮,总之什么好用就买什么。
大家知道,西北穆斯林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红军的西路军就是被西北穆斯林的骑兵打垮的。但是左宗棠的军队,装备远远好于西征的红军,他们不像西征的红军那样缺乏弹药,面对穆斯林骑兵的冲锋,他们使用加特林机关枪和各种后膛弹仓步枪进行弹幕回击,所以一路摧枯拉朽,最终平定了西北叛乱。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中,英国军官罗杰注意到,新疆阿古特的叛乱军队,虽然购买了大量英国和俄国的新式步枪,但是在和左宗棠的军队作战时,完全被对方的后膛野战火炮,加特林机枪和弹仓步枪压制的无法抬头,一触即溃。以至于他认为,哪怕是当时英国军队的装备,也不过和左宗棠的西征军一个水平。
不仅仅在内战中如此,即使是在外战中,清军也拥有了火力优势。根据法军在中法战争中的报告,在保卫台湾的淡水战役里,装备击针后装单发夏斯波步枪和哈奇斯凯机关枪的法军,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登陆后,遭遇了刘铭传指挥的淮军王牌部队,该部队全部是用新式美制黎意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组成的,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导致法军大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上嘴?是的,这和我们通常被告知的历史完全不同。由于受到使用先进武器获得了一连串胜利的刺激,清军不仅仅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也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基本完整建构了主力陆军,特别是李鸿章的淮军的现代化改装,军队全部都开始装备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则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你要知道,中国直到2015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055驱逐舰。
在清军依靠先进武器,结束了内战以后,清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状态,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帝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那么很多人会问,既然你说大清帝国这么牛叉,怎么后来又先败于甲午战争,再败给了八国联军,一副积弱积贫的样子?
哎!这中间有太多的故事,一言难尽,大部分恐怕你都闻所未闻。而把这些神秘故事背后的隐情解剖给你看,让你知道晚清那段坎坷岁月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就是本书写作的目的。读完之后,你自然就会对这些作出判断。
关于晚清的历史,本书会告诉你,你在中学课本上学的,或者以前的一些传统历史书上撰写的内容,基本上全是谬误。这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由于政治因素,被改得面目全非,真相被深深的掩埋,而且一些基于此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是荒谬不经,和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庚子之乱中,舒乙先生所说的那一段故事,就和事实就有很大的差别。
庚子之乱时,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是武卫中军和甘军,守卫天津的是聂士成的武毅军,武毅军模仿德国编制,设有总理营务处,教习处,军械局,粮饷局,军医处,工程局,武备学堂等等,有15000人,装备当时最先进的8毫米口径曼利夏步枪和骑枪一万多只,六响手枪一千支,克虏伯75毫米行营炮,格鲁森57毫米行营炮,格鲁森37毫米行营炮总计一百余门,诺顿菲尔特机枪和马克辛机枪几十挺,而且还有工程兵部队,装备有西式浮桥,旱雷和水雷,以及大量的望远镜,通讯设备和行军电线等等,完全是当时的现代化水平。
守卫京城的甘军,是左宗棠西征时的部队,由董福祥率领,以穆斯林骑兵为主,装备英制亨利马蒂尼步枪,毛瑟1871/84步枪,国产仿曼利夏快利步枪,没有重炮。
守卫京城的武卫中军,是1898年末新组建的一支部队,武器以国产毛瑟枪和仿克虏伯大炮为主,最高统帅是荣禄,实际管理是甘军的张俊和旗人恩祥,编制类似武毅军。
即使是清朝的御林军神机营,早在1861年的时候,就由满族大臣崇厚负责,从天津聘请洋人,购买了全套的洋枪洋炮训练,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一支正规军队使用抬枪,除非是义和团。
而且,当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舒乙先生的祖父,一个神机营的满人肯定也不会在战场,因为当时除了董福祥的甘军以外,其他的部队全都在攻城发生之前跑光了,义和团也不例外。
当然,有些老北京人喜欢侃侃大山,所以舒乙先生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老人的想象,讲给孙子的床头故事而已。
实际上,关于晚清的历史记载,除了诸多的不靠谱以外,还有很多历史事件都被悄悄的隐去,估计无人知晓。比如中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不是在鸦片战争后,而是之前跟中亚的一个叫做浩罕的国家签订的。
同样很多人也不知道,大清帝国为什么急着禁烟?一般以为是鸦片的流入导致白银外流,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不得不被提及——在新疆地区,阿拉伯传教士掀起的一场又一场的宗教战争,耗空了清朝的国库。这些战争的真相从来没有被传统的历史书记载。
甚至是我们以为最清楚的太平天国,和我们的想象也相去十万八千里。有多少人知道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以后,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公使都去访问过?甚至双方还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又有多少人知道,大量的洋兄弟们,为了支持他们的教友,突破封锁,走私去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有些还直接参加了战斗……
如果历史全是捏造和谎言,那么以史为鉴就是一句空谈!本书并不是要做什么惊人之语,翻案文章,只是把以下书单中的一些记载,尽量用轻松的语言,讲故事的手法,将这段沉重的历史清晰真实的呈现在大家眼前,做一个信息的分享者而已。
正所谓:晚清沧海事,布衣拾遗史。
本书主要参考:
《剑桥中国史》 费正清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
《清史稿》 赵尔巽 中华书局
《清实录》 中华书局
《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
《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
《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
《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英 伶俐 上海古籍出版社。
《筹办夷务始末》 文海出版社
《北华捷报》
《西学东渐记》容闳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关税沿革史》英 莱特 三联书店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火炮研究》郭存孝
《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王崇武,黎世清编译 神州国光社
《上海法租界史》法 梅朋 傅立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文忠公全集》
《曾文正公全集》
《左宗棠年谱》罗正均 长沙岳麓书社。
《左文襄公全集》台湾文海出版社。
《左宗棠传》美W L 贝尔斯北京紫云文心图书管理有限公司。
《左宗棠全传》 秦翰才 中华书局。
《张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
《骆秉章奏稿》
《丁文诚公遗集》
《岑襄公遗集》
《李鸿章全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壮肃公奏议》
《太平天国文选》罗尔刚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罗尔刚 中华书局。
《平定关陇记略》易孔昭 胡孚骏 刘然亮 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义和团史料续编》中华书局。
《平回志》杨毓秀 北京出版社。
《甘宁青史略正编》慕寿祺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近代历史纪念》吴忠礼 宁夏人民出版社。
《绿营兵志》罗尔纲,中华书局
《新疆图志》袁大化修
《清季武卫军考述》任恒俊
《湘军志》王闿运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固原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
《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 高文远,宁夏人民出版社。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奕诉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文清公日记》 李棠阶
《御制平定朔漠纪略》
《清朝文献通考》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清代宫史丛谈》紫禁城出版社。
《英国与世界》 紫禁城出版社。
《清代画院》紫禁城出版社。
《和卓传》穆罕默德 萨迪克 喀什格里。
《俄国人在中亚》
《叶尔羌汗国史纲》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陈惠生,新疆人民出版社。
《伊斯兰教苏菲神秘主义》金宜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霍加传》
《阿帕克和卓传》
《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日佐口透 新疆人民出版社。
《伊斯兰教在中亚》英文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刘正寅 魏良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法海战》陈悦 台海出版社。
《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
《淮军志》王尔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淮军史》樊百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晚清兵制》罗尔纲 中华书局。
《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德 乔伟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史远芹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清季的洋务新政》樊百川。
《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拉尔夫尔 鲍威尔。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海军史》程志发 解放军出版社。
《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德 施丢克尔 三联书店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资料》
《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 王亮台湾文海出版社。
《江南制造局记》魏公允,文海出版社。
《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火器史》王兆春,军事科学出版社。
《英国在华外交》 英 威妥玛 商务印书馆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T N 杜普伊军事科学出版社。
《日清战争》日 藤村道生。
《血证-甲午战争亲历记》日龟井兹明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诸马军阀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徐宪隆 宁夏黄河数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民族史》王钟涵 武汉大学出版社。
《太平天国》美 史景迁 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回民起义》白寿彝 神州国光社。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杨天宏 四川人民出版社
《教案与晚清社会》 赵树好 中国文联出版社。
《义和团史料》中华书局。
《在中国发现历史》美 柯文 中华书局。
《中国厘金史》罗玉东。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
《曾胡治兵语录》巴蜀出版社。
《捻军史料丛刊》商务印书馆。
《中国军事经济史》王其坤 解放军出版社。
《八国联军在天津》齐鲁书社。
《清朝的财政经济政策》日 百濑弘 郑永昌译
《清咸,同时期的财政》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美 马士 三联书店。
《中国关税沿革史》英 莱特
《同治中兴》美 芮玛丽 房德林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人口》
《中国移民史》葛剑雄 福建人民出版社。
《心灵史》张承志 湖南文艺出版社
题外的话:
实际上为了写这个题材,我看的资料比这份清单多的多,由于最初只是写着玩,只是看到有用的地方,就习惯用手机拍下来,并没有打算提供这份书单,所以很多书,当时我没有特意的去记录下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特别是在一些期刊杂志上的论文,数量是这份书单的好几倍,都没有收录。
由于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从各处图书馆借阅的,重新再借一次实在太麻烦,所以我就不花时间去一一列举了,敬请读者谅解,而且我觉得,如果你只要看完了上面这些书,就会知道我说的每一件事的来源,都是有根有据的,所以我觉得这份清单也应该足够了。
当然,观点总是会有分歧的,比如我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湘军当时也拥有足够数量的洋枪洋炮这件事,好多历史专业的人就非要和我打笔墨官司,说我的研究不对,他们坚持南京城下的曾国荃最初带去的湘军,用的依然主要是冷兵器刀矛,以及旧式火器鸟枪,抬枪,劈山炮等等,并不是像我所说的那样,以洋枪洋炮为主。
我能够提出很多证据,比如一些书上是这样写的,他们也能从另外一些书上,找出来是那样写的,甚至是同一本书,前面和后面的记载就互相矛盾,貌似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恰好是我们双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必须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则,符合客观规律,凡是违反了这条的,不管是哪本书写的,不管其作者如何的有名,那都不是事实。
所以,讨论在南京城下,只剩下一万多有战斗力的湘军,面对装备了两万只滑膛洋枪,又被拜上帝教洗了脑,置生死于不顾的20万太平天国大军,在一场硬碰硬的,没有耍任何花招的战斗中,杀死对方五万人,获得全胜,对于这一事实,我们选择相信史料记载中,胜利的原因是因为湘军拥有了比太平军更先进的洋枪洋炮,同时又采用了正确的战术,还是采纳另外一些记载,认为他们各个都是武林高手,东方不败,修炼了葵花宝典,所以凭着大刀长矛也可以胜利,哪一个结论更可信?结果其实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强弱,其实也是国民认知水平高低的问题。就像慈禧太后,她如果有一点点科学素养,就不会相信,义和团真能刀枪不入,也就不会依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向列强宣战,最后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遗憾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有很多历史工作者,依然缺乏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不知道历史资料其实也是人写的,受制于当时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字字珠玑,而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需要我们去芜存菁,拨云见日,以科学和常识作为判断标准,对于写史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
如果没有这份起码的认识,就会写出我们中学课本那个水平,暗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如果大清帝国的官员,发动群众,派三元里的农民去攻打英军,必然会旗开得胜,如果用这样的认知水平来写史的话,历史肯定就会变成了哈哈镜。
这就是我对之前那些批评我的人的回应,也是本书的写作原则,当然,是人就难免有错误,如果你读过我以前的文章,你会发现,从这篇序开始,虽然总的大方向没变,但是细节做了很多修改,因为在上次的写作中,随着资料越读越多,以及一些读者的指正,我发现很多地方还是有瑕疵的,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一直就想修改,但却没有时间。
在被封以后,我终于可以静下来思考一下,所以重新动笔写这一版的时候,其实修改很大,但是我相信这一版的观点和史料,能够给即使之前读过的读者,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更加扎实可信。为了提高写作质量,我每周只更新一篇。
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你们的鼓励,指正和批评,就是我写作下去的动力,再次发自内心的谢谢大家。
·END·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维度
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 / 广告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了解及 购买灼识熔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