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从校园到职场 - 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么?

发布日期:2018-12-08 08:04:55 +0000

从校园到职场-如何自我估值

从校园到职场 - 提问与交流

人生的选择题和证明题 这篇旧文和本文关联度也极高


这个系列文章很多,慢慢搜有一大串,今天补充点新的。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新人咨询手里有不同的offer,有不同的职业方向,如何选择。


之前有个说法特别流行,选择大于努力,选错了遗憾终身啊。但我觉得吧,这个其实要分开看。


第一,未来不可知因素太多。


你真的以为,大佬的判断就一定准确,我告诉你的方向和领域就一定适合你?

我以前说过,中国互联网巨头,有一个算一个,创业初期找对方向的,一个都没有。


百度最早是做企业服务的。

腾讯开始时想做电信增值服务的。

新浪最开始四通利方论坛。

阿里开始时卖黄页的。

盛大开始是游戏社区。

唯品会卖奢侈品卖不动才转型的。

头条之前测试了很多产品后选定了赛道。

京东是在电子市场摆摊的。

网易最开始是邮局和个人社区。

搜狐一开始想做娱乐时尚门户。


这么多大佬一开始都看不清方向,很多成就也都是在特定时间点踩对了节奏,你说你能判断出哪个公司有前途,哪个领域方向好?说真的,所谓选择正确的,其实很多都是蒙上的。


我们马后炮说,当年谁选择了腾讯走向了财富自由,谁去了牛逼外企结果成了油腻的中年人拖家带口还被裁了,但回到那个年代,十五年前你说腾讯能有千亿美金,说实话,我也不信啊,全中国你能找到一个信的么。今年初很多大佬说了,你选了区块链就是选了下一个腾讯,现在这些投资圈大佬把微博都删了。


大佬看不准的,我其实也看不准的。


第二,适合自己比追逐风头更有价值。


我举过那个例子,十几年前一个小姑娘,还算是我带入门的吧,和草根站长的人脉资源最开始是我介绍的,百度实习生,然后没过试用期,去了腾讯,没过试用期,去了盛大,没过试用期,一年内三大互联网巨头实习都没过试用期,自然也混不到令人羡慕的期权,那时候阿里不如盛大,你说她原本倒是追风口,结果追不上了,咋办。


只好自己创业了,两三年后开辆宝马7,我倒是跟上百度上市的风口了,我现在都开不上宝马7。


做自己擅长的,发挥自己特长,自己就是风口啊。


第三,人生不止一次选择。


什么走错一步,后悔终身,你要是冲动犯罪那确实是后悔终身,你找个工作只要别被传销组织给搞进去,不至于说一选定终身的。



第四,努力勤奋的人,会有更多选择。


我们为什么要读好学校啊,因为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一点。

我们为什么要精于技术算法啊,通过人家巨头面试会容易一点。

我们为什么要做好本职工作和业绩啊,这份工作的提升会让下一份简历漂亮一点。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提升自己业内口碑和专业信用啊,猎头会觉得你很值钱啊。


所以,选择比努力重要?你不够努力,你连选择机会都没有啊啊啊。


当然,在一定程度之上,选择还是很重要的。


人生的选择题和证明题 这篇真的很值得再看看。


那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1、你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不要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做不好的。


这个世界很多产业的天花板都足够高,并不是只有热门产业才足够好,足够满足你对待遇和收益的野心。


鞋合适不合适,自己的脚知道,很多时候你去问大V,大V并不真正了解你,他们选择他们喜欢的,认为合适的选择,未必是针对你合适的选择。


2、竞争性要素


我看到有人问,去银行还是去互联网巨头公司。


我就回了一句,你想要靠本事吃饭,去互联网巨头公司。你想要靠懂事吃饭,去银行。


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对人才的价值评估越趋近于技能,而越垄断的行业,对人才的价值评估越趋于其他某些方面。


当然,有的人特别擅长“懂事”的事情,我建议别去互联网企业,就去政府,银行挺好的。


我喜欢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因为我属于特别不懂事的那种。


当然,要是抬杠说,现在很多互联网大公司也需要很“懂事”才能混的好,不过,还好,比起传统企业,国有机关和垄断行业,这边还是要多看一些能力的。万事都是相对的,不要过于绝对化。


3、成长性和回报率


我建议30岁以前以成长性为第一要旨,不要纠结于工资高一点低一点,目标远大一些,要未来十倍百倍的增长,第一份工资高低那点差别,放十年后根本就不是事了。


30-35岁 兼顾成长性和回报率。35岁以后我建议以回报率优先考虑。


当然,不同领域略有不同,而且未来人的身体寿命和健康状况越来越好,也可以酌情后延。


那么什么是成长性。


行业领域的成长性,技能的成长性,以及你所在团队能够提供你成长的空间是多大。


行业领域的成长性,比如 曾经,百度刚起来的时候,最早的产品经理,他们的职场选择是这样的,我是继续去卖化肥/做报关员/当调酒师/媒体记者,还是去尝试一下搜索引擎的产品经理。 选对了,成长性和价值回报,是无以伦比的巨大。(我上面列举的是真实的百度第一批产品经理的职业背景) 但现在有些人问,我应该选择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或者,我应该选择运维岗还是数据支持岗,我实话说,可能未来有所差距,但不可知因素太多的情况下,这些差距基本不是你现在该考虑的重点。


技能的成长性,有人在高速路收费收了十几年下岗了,哭诉自己只会收费,以后怎么办。有人想安稳的做个银行柜台出纳,越来越多人用网银,柜台诉求越来越少,这个职位的人力诉求也在逐渐裁撤。对了,十几年前还有电梯管理员这个职位的,更早有打字员这个职位,后来电脑普及了,哪里还需要打字员。 如果你的技能不更新,或者根本没有能够胜任未来的技能,那么被淘汰的时候就不要抱怨。


技能的成长性不同阶段有不同诉求,本文不展开,后续我会专门写一篇。


团队的成长空间,这个要自己对企业,对面试官,对给你offer的部门做一点背景调研,有的时候,遇到一个牛逼的团队老大,可能你会少走无数弯路,对你成长的帮助是极为巨大的。但这个需要你自己的判断力。


快速发展的领域和企业,团队提供的成长空间可能会更大一些。


4、机会成本和止损


选择错误,判断失误也是常有的,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最大的错误不是判断失误,而是不知道止损。


什么是不知道止损,公司拖欠几个月工资,如果一走了之就一分钱拿不回来,要不要继续等等看? 答应的回报不兑现,或者支支吾吾不给明确承诺,明明老板信用不佳,还幻想着等老板良心发现可以兑现权益。


为了一点离职补偿和违约金过度纠缠,浪费自己大量时间。


如果你的损失不大,或者你的时间成本明显高于某些损失,那么,你花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所谓维权,其实是挺愚蠢的事情。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容易陷入义愤,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无意义的维权争执上,那句话叫什么,咽不下这口气,如果你这么容易义愤,这个社会有太多能气死你的东西,习惯就好。


以前有人问我,前东家欠他几个月工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问怎么维权,我说,找个好律师去处理,然后忙自己的事情,不要花精力在上面。那你如果觉得这点钱请律师的费用不值得,那就更不值得自己花精力去了。


今天总结一下,这是关于很多年轻人问的职场,offer选择的问题,那么我觉得,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有认识,要认清自己很关键;其次,很多选择的侧重点根本不重要;第三呢,也是特别想说的,年轻人关于职场经验的认识很多也是错的,本来本文本意想写的是,“从校园到职场-什么是职场经验”,结果写前缀的时候写多了,于是单独整理了一篇出来,后续会继续写关于职场经验的话题。




嗯,今天设置原创了,也开赞赏了。

分享个数据给大家

前几天大闸蟹的广告,分到了佣金几十元。

前几天电影票的广告,分到了佣金几块钱。


测试表明,我的公众号目前不适合商品分佣广告,之前图书广告也不行。都没有赞赏来的值。



最后,得瑟一下,小黄车ofo的今天,回看我的旧文,曾经被某些聪明读者批判的文章,来,看看。


谈谈创业与人性 2016年9月

你说我是不是看空摩拜单车,这不好说,也许人家融个几轮卖给巨头呢。资本这事情,是另一个故事了,我就不懂了,但我的判断是,除非他们业务模式或商业逻辑有重大调整,否则,我看不出这个项目盈利的机会在哪里。

绑架式创业 2017年2月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投资商,他们的慷慨和无知让我们生活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下面,如果我们依然想要获得这样的出行便利,一起看看接盘侠还有谁。

共享经济的黄昏 2017年10月

朱啸虎和马化腾的争论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双方的方案,都无助于解决商业模式不成立的问题。现在朱啸虎服软主动提合并,说实话,就看谁还能撑多久。


你们看朱啸虎的言行,就知道我前文说的对不对了,投资人显然被创业者绑架了有没有。


那么,多说一句洗粉的话,旧文拿来一看,发现,好像,那个,罗永浩的投资人的言行和动作(出声批判阿里,寻找政府埋单),也,完整落在我的文章里了。


热点事件总能在我旧文找到对应,真的不好意思。


我的逻辑和观点是一致的,我比不了那些追热点的大V,没办法,热点总在我的旧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