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那些似小实大的工作

发布日期:2018-01-17 11:00:00 +0000

上周末在厦门,我跟传奇个人站长高春辉联合在爱特咖啡搞了一场分享会,老高继续巡回分享他ip库的意义和发展历程。


那我分享的时候,就先替老高补充了一个案例,我说2004年底进入百度,2005年初转入商业产品部,然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百度的ip地区库更新了一下,我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呢?第一,我数据比较敏感,看百度的收入地区分布,相当比例来自于未知地区,说明这个ip库已经很陈旧了,很多新的ip分配区段没有被收录,第二,来百度之前我做了个统计系统,当时这个系统就花了很多时间整理ip库,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信,研发时间的一半差不多用在了整理ip库上,当时是用珊瑚虫QQ公开的最新IP地区库,然后手工进行分析整理的,因为那个格式太乱,无法用于统计。所以在百度的时候,恰好可以把现有的整理结果用上去。


结果还是很不错的,新ip地区库更新后,很快上司就跟我说,收入的增长还是挺明显的,为什么收入增长了呢?因为百度有很多广告主是按照地区投放的,由于ip地址库更新不及时,一些属于投放地区的用户无法被准确识别,就影响了广告主的投放范围。所以更新后,地区投放的覆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以老高开始搞IP库的时候,我在微博上说了一句话,我说百度应该立即购买,这是百度不耍流氓的情况下提升收入成本最低,并且非常有效的一个事情了。但说到这里,我就特意要强调一下,这样一个事情,其实在很多大公司,是很不受重视的,因为很多技术人员会觉得,整理个ip地址库,没什么技术含量,纯体力活,影响不了职称评选,也好像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这就是我今天说的主题,这样的工作,其实似小实大。


不仅仅是广告投放系统,对于社交系统,本地服务平台,比如点评,订房等等也是,同城交友,同城聊天,同城的导购,覆盖率提升一些,用户的活跃黏性可能就强一些,如果用户进入,无法准确识别其所在位置,给出错误的默认推荐,可能就会造成流失,或者用户的不满意,当然,现在移动互联网可以直接请求GPS数据,但对于PC用户而言,以及一些屏蔽GPS的手机用户而言,ip地址库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


当然本文并不是给高春辉写的软文,所以还是要展开说说别的。


下围棋经常就有这样的一些场景,一些职业高手比赛,讲解有时会说,这个二路爬,这个扳粘,似小实大。业余棋手可能会觉得,那边大场还没占,那边还有一个很大的跳出,为什么要走这么小的地方,但这里可能涉及双方厚薄,涉及大龙死活,可能看上去好像目数不多,但实际价值可能很大。


在职场这样的事情也有很多,很多初入职场的人都喜欢做一些了不起的大项目,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很体现技术实力的东西,或者实现各种炫酷的设计,对一些其实很重要的小事不屑于去做,或者根本看不见。


我再举一些似小实大的案例。


比如新产品上线,研发和运维要在关键行为的日志里多做一些状态记录,有些人觉得没问题,很有把握,很有信心,反正也通过测试了,也上线了,也运营正常了,觉得一切都很顺利,干什么多此一举,但一旦出现诡异现象,bug,或者遭遇入侵,内鬼等各种问题,那么这些日志记录,可能就能帮你快速定位问题,让你有办法快速解决问题;但如果没有这些,遇到问题真的会抓瞎,甚至遭受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失。


我当年的经验就是,反正我水平不高是真的,但是把日常日志和常见状态尽可能完整留存记录,遇到问题逐一分析,这个真的特别涨经验,而且各种诡异问题的定位也都非常有意义,最简单一个范例,你说,数据库崩溃了,服务器重启了,怎么办?我日志里保留了每分钟的数据库连接状态和进程状态,任何时候出了问题,我能回溯前一分钟的状态信息,这对定位问题的帮助,无比巨大。


再比如,在交互社区里,对一些阻碍社交的负面信息(比如谩骂,小广告,水军等等)的快速有效清理,可能很多人觉得,反正我会清理的,但是一些负面信息在上面,会让一段时间内的访客对这个社区失去信心,这个长期来说,其实是影响非常大的。


以前4399也有过这样的案例,当时学习7k7k上了一个积分系统,但这个小游戏积分是客户端提交的,很容易有外挂,反外挂当然是个艰巨的大工程,但是将明显属于外挂的分数清理,却是个相对简单的体力活,为什么要清理呢?因为如果玩家进入游戏界面看到排行榜单都是人难以达到的天文数字,那么其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就衰退了。每天清理明显的外挂数据,其实是保持玩家参与热情的一个保障。而7k7k就没人管这个事情,所以在知乎有人问4399和7k7k竞争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答案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当然,其实并不只这一个细节,还有很多类似的,就不一一罗列了。


再比如,我常说的,要坚持看用户的行为日志,你看到数据波动,看流失率曲线,有的人敏感,有的人不敏感,基于波动数据去筛选影响用户,然后回溯他们的行为日志,可以更好的体会他们在使用我们产品时的感受,特别是遇到问题的感受,比如失望,挣扎,如果你真的经常看自己产品的用户日志,很多都是能体会到的。这甚至比看用户反馈更重要,用户日志更真实,更完整,更具有覆盖率,而用户反馈,往往会让你忽略掉沉默的大多数。


再比如,我自己公司都犯的错误,我们海外游戏发行业务,不是很重视官网,官网长期不更新,也没什么新闻,员工认为玩家从苹果和谷歌市场下载游戏,从facebook和google买量,官网更新与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但我们想一个事情,我们的商务去跟游戏研发公司沟通交流,我们递名片也好,我们发邮件也好,我们微信留言也好,人家通常会看一下我们的官网,看看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产品在发行,实力如何,对不对,一看,这官网咋信息如此滞后,近期的新闻一概没有,对方怎么想,这个公司是不是不行了,是不是没业务了。这样商务的沟通效率,企业拿优秀产品的能力是不是就不如对手了。这也是似小实大的一件事情。


再比如,业务合作,商务沟通的时候,做点背景调查,不需要那么专业,找私人侦探什么的,不至于,网上那么多资料,企查查也好,搜索引擎也好,linkedin也好,知乎上的问题也好,其实分析一些人的背景,一些企业的背景,不是那种特别精确的,但稍微有点影响力的,总是可以拿到很多资料。这些资料对沟通效率的提高,对业务合作成功率的提高,其实帮助是很大的。


很多人找我谈合作,然而又不知道我是干嘛的,其实我有那么深藏不露么。你连我干嘛的都不知道,我觉得就别合作了。那些留言写着,小编,如何如何的,一看称谓就不用回复了。


在工作中,很多事情似小实大,很容易忽略,但竞争往往就落在这些细节上,大的方面非常接近的两个平台,可能就因为这些小地方的差异,最后发展的结果迥异。李兴平当年把很多网站做到国内排行前列,其实就是他对很多似小实大的产品和运营细节极为敏感,你看不出技术含量有多高,也看不出和竞争对手好像有多大的差异,但最后这些细节就影响了用户选择,带来了竞争优势。




分享即学习 这是之前对我们网课平台招募讲师的一个广告。


那我今天多说一句,老读者都知道,我的微信公众号其实已经一年没有投放商业广告(当然,自己业务的广告和有利益关联的还是有几篇的),但我相信读者知道,这只是我个人选择问题,按照我现在的访问量和个人信用值,我也不说太吹牛的话,一篇软文的行情价,1.5万-2万,懂行的知道,按照今年的行情,这不夸张吧。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知识付费平台一直在谈一些讲师合作,那么也一直有讲师觉得我们平台太小,目前用户数确实也不多,可能不能带来足够的用户,无法给予讲师足够的回报,这个问题确实也是有的,但我这里说一句,如果有我们认为优秀的讲师,优秀的课程,我这里免费给打一篇价值过万的广告,不仅推课程,还可以推相关的公众号或知识星球。


所以,欢迎有本事的人,来我们的平台开课,来薅我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