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0-21 12:00:00 +0000
昨天冯爷发了一篇文章
阿里和腾讯谁在薅谁的流量羊毛
,文章末提到了巨头可能已经锁死了互联网的未来。
但其实吧,有个问题一直都有人在问,就是上上周,在新加坡,我们搞了一场私享会,由张向东先生提供了颉羿资本的办公场所。现场就有人问这个问题,现在巨头垄断,创业是不是比以前更难了。
我觉得吧,这事分两边来看。
一方面,确实,我们注意到,互联网江山迭代的趋势似乎停滞了,十年前大家都在说,你看雅虎被谷歌取代了,新浪被百度取代了,互联网早期,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现在我们发现,巨头地位愈加巩固,而挑战者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
江山依然在一批那几个60后和70后的手里,准确的说是集中在65-75之间的那几个人手里,我刚看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丁磊,雷军,周鸿祎,刘强东,张志东,曹国伟的百科,他们的出生年月非常集中,他们那一波人统领了互联网江山。(蔡崇信和张朝阳也只是略早一点)而75后,80后,最优秀的创业者,目前还只能站在第二梯队。
现在草根创业的声音越来越小,草根创业者在互联网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这些都是事实。
但另一方面,市场空间真的比草根黄金期大了百倍不止。做颠覆者确实很难,但做个开心盈利的公司,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你看当年百度上市估值十亿美元都被人说泡沫,现在一个趣店上市就破百亿美元。创业机会还一直是有的。
而巨头垄断这个事情呢,我们也要分两边看。
第一,巨头什么都插手,什么都介入,把握所有赛道,试图控制所有流量入口,高价抢尽人才,极大提高了创业门槛,这是真的。
第二,巨头每年巨资反哺创业者,高价投资和收购创业团队,这也是真的。
你偏重哪一面?
谈谈创业这点事(10)
这篇旧文翻出来,这里提到了借势启动,巨头抢赛道,既是创业者的威胁,但同时也是创业者的机会。
数据说话
第一:
百度每年为购买流量花多少钱呢?100多个亿。是100多个亿啊!发给流量渠道的钱,百度上市的时候一年收入才几个亿?当年整个互联网一年整体收入有没有100个亿?现在是百度每年分出去不少于100个亿。 很多公司和创业团队靠这个吃饭啊。
第二:
淘宝联盟呢?淘宝这么大的盘子,会比百度少么?
我告诉你,今年淘宝联盟全年要分出去的钱,大概是200个亿,我说出来可能还是保守的。
第三:
说说腾讯
前端时间腾讯的一个数据挺震惊业界,什么数据呢,王者荣耀的年收入预计是480亿,然后后面还跟了一个数据,很多人没太在意,这款游戏的年利润预计200亿。那么一般人一看,利润率40%+,好像还不错了,但是有心人就出来问了,运营一个游戏到底需要花多少钱?流量带宽费?客服费用,开发费用?给员工的奖金大礼包?怎么算也到不了10个亿吧,当然苹果税是要交的,但480亿苹果收入占比多少,就算一半,240亿,苹果税70亿算可以了吧,剩下的差不多200个亿哪里去了?
那我告诉你们,可能我的财务常识不足,也许没有200个亿这么多,但腾讯王者荣耀分给合作渠道的钱(不算苹果,仅算国内的合作渠道),绝对在100亿以上,甚至很有可能在150个亿以上。
仅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合作渠道就能拿到天文数字的分佣。
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马上就会提出一个疑问,腾讯为什么要分这个钱,或者说为什么分这么多钱?
王者荣耀作为国民级产品,就算腾讯一分钱不给,请问哪个渠道敢不放,敢不推?或者腾讯分少一点,按苹果税标准,给个支付渠道费用,那些渠道有什么话说呢?
但我觉得,这才是巨头正确的姿势。
腾讯以前真不分的,买断别人代码,9:1的分成比例,约定分成上限,反正当时的策略真的是挺狠的,然后3Q大战后马化腾觉醒了,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后果了。
我依稀记得举过这个例子,某公司顺水顺风的时候,产品确实好,跟4399合作,跟7k7k合作,不分钱啊,但没办法,小孩子就喜欢他们家游戏,捏着鼻子合作啊,我当时的说法是,两家争相比贱献宠啊,谁不做用户就流失,所以那家公司业绩也杠杠的好。但你想谁愿意长期这样合作呢?所以市场风向转向的时候,争先恐后的扶植他们对手,幸灾乐祸的看着他们滑落。当时这家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有老同事看财报,觉得好的不得了,要买他们股票,我就提醒这个问题,后来果然市值掉的一塌糊涂。
单就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来说,不分钱或少分钱给渠道,真的没问题,渠道捏着鼻子推啊,但你想以后呢,其他产品呢,赚大钱的时候自己吃独食,赚小钱的时候想起来合作了,那渠道以后在资源倾斜上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从王者荣耀这个数据,以及我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数据佐证来看,确实腾讯在合作和利益共享这个事情上,现在的姿态和格局还是不错的。而效果,我们也看到了。
那么,估算一下,腾讯一年给各个渠道分出去多少钱?腾讯发行的游戏可多了去了,感觉一年分给各个渠道的钱,怎么也不会少于300个亿。
当然,有读者较真一下,你说的这100亿+,200亿+,300亿+,分下去的也都是二线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商吧,有多少会到创业公司呢?
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生态链,每一层都需要下一层的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而钱是流动的,腾讯收的钱会分到二三线互联网公司,他们拿到的就是净利么?难道不花钱做运营,做推广么?
而且,谁说创业公司,就不能直接赚到上面提到的这些钱呢?其实还是有不少钱直接进入了一些小创业公司的。
当然,有很多场景和案例可以证明,很多创业者拿这些钱的手段,不是那么阳光,这是真的,比如知名的全家桶,比如群控,以及通过隐私贩卖群加好友相配合的产业链,比如搞劫持流量的各种团伙等等。
正如冯爷文章里说的,巨头之间互薅流量已成常态,但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巨头提供了足够明确的利益驱动,而真正去薅流量的,往往都是被利益驱动所驱使的一些外部团队,其手法和作风就有太多不可描述的内容了。
那么,这里先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就是巨头的市场预算,很可能已经成为很多创业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也是很多创业项目最好的商业变现途径。比如新加坡知名电商ezbuy,创业初期的商业模式就极为简单,做新加坡人淘宝代购的平台,成交规模很大,算下来佣金也相当可观了。当然现在拓展了新的业务模式,但目前佣金收入依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增速还是很快的。 如果你们细心挖掘一下,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以前某网吧平台上市公报就能看出来,收入来源很大一笔是百度联盟的分成收入。
这个市场确实有灰色的一面,但正经做阳光生意,其实也是有机会的。
下面说一下趣店这个案例,冯爷文章里提到说,支付宝廉价把流量给了趣店,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流量值多少钱,确实可以说趣店捡了一个超级便宜,但这个事情并不是一边倒的便宜,周亚辉的万言长文里并没有忽略这个环节,提到了蚂蚁金服的目标,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芝麻信用分,而通过这个产品可以极大增加芝麻信用分的开通人数。
我不止一次强调过,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对抗微信支付最强大的,也是当前唯一有优势的武器。蚂蚁金服为了推广芝麻信用,付出流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确实现在回来看这个事情,显然不再是一个平等交换了。
那么这里引出今天要分享的第二个观点。
如果你能站在巨头角度理解他们的目标和诉求,其实,有时候会出现很好的机会。
比如我跟这样的创业者聊过,他给某巨头做地推,我说你首先肯定要保证巨头地推的目标,完成巨头地推的任务,这是必须的,但是拿着巨头地推的资源,你推的同时夹带点私货行不行,这不一举两得么。你自己的相关业务不但不冲突,甚至还会促进巨头地推效果。花着巨头的钱,把自己的业务不就推起来了么。
你说巨头怎么看这事,看效果说话么。
最后认真说一句,各个巨头现在肯花钱,创业公司可以从巨头那里分到钱,有被高价收购的机会,真的要感谢周鸿祎。
百度当年一度打算收紧联盟的预算,并且一度采取了极为明确的措施来减少这部分支出,而百度投资策略当年更是保守的让人无话可说,直到周鸿祎进入搜索市场,百度瞬间开闸放钱,从联盟投入到投资部门全面撒钱。
腾讯在3Q大战之前,吃独食那是天下皆知,3Q大战后开始谈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再造腾讯。虽说现在腾讯投资的一些条款和投资的某些项目还是有很多槽点,但至少,现在赚腾讯的钱已经比当初容易多了。
阿里当年也是被周鸿祎怼的不要不要的,马云创业过程最大的失误大概就是雅虎合作失败,而周鸿祎则极大加速了雅虎中国的价值归零。但即便如此,貌似当年淘宝依然跟360暗通款曲,淘宝需要360的流量,360需要淘宝的佣金。
以前我说感谢周鸿祎,很多人纳闷,说周鸿祎做了什么?他重新激活了三巨头,而且另一个副产物是,三巨头为了对付他,把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顶尖人才的薪酬标准提升了好几倍,直接导致信息安全技术人才从外流转变为回流。
有一天我提滴滴挖绿盟前副总裁回国这事,表面看跟360没一点关系吧,其实还是有关系的,360直接导致腾讯,百度,阿里加大了安全投入,安全人才薪酬直线上升,等滴滴需要顶尖安全专家的时候蓦然发现,顶尖人才大部分已经被巨头包养,国内成本已经比海外高很多了。
谈谈创业这点事(10)
借势启动,旧文值得重读。
顺便说一下,最近终于开通了流量主,嗯,其实是为了测试一下数据啦,但新广告形式还没开通,伐开森。
另外,本文采用定时发送,也是测试啦。
最后的最后,我认真考虑后续测试一下,文章末尾放淘宝优惠券,算不算阿里薅腾讯的羊毛,大家觉得这样做会不会遭受处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