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创业者的噩梦 - 明明我先想到的

发布日期:2016-10-27 14:43:39 +0000

一般人写文章,写到一些不那么好的案例呢,都是我的朋友谁谁。


不过我这边呢,就不太敢这么写,因为我的朋友都太厉害,各个搞个上市公司跟玩一样,所以呢,成功的案例,我的朋友比较多,失败的案例,我自己比较多。


所以今天说的其实是我自己。


很多时候,看到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上市发布了,好评和口碑如潮,那个,朋友圈里我偶尔会得瑟一句,看到没,这不就是之前我提到的过的那个啥啥么,瞧瞧,我说这个领域有机会吧。


别人呵呵一下,心里说,就你懂,你早干嘛去了。


其实,很多创业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是明明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很正确的判断,但是最后眼巴巴看着别人把事情做成。


这就是创业中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也是我最欠缺的一项素质,执行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天天写创业,自己做的事情却不值一提的原因。


执行力的鸡汤文章多的不要不要的,但如果只是强调执行力的重要,那实在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的要点


第一,从空想到方案

你有一个想法,和你有一个可操作的想法,这是两回事。

将想法变成可操作的方案,并且相对准确和实际的评估出操作成本。


第二,确认你或你团队的能力足以覆盖你的方案

我想发明一款高智能无人驾驶飞机,上班不堵车,还能自动规避其他飞行器,而且晚上充电白天就能飞。控制成本在30万人民币以内,以后买房在远郊,省下的钱飞去上下班。机翼可以收缩很容易进入普通停车位。


我这想法不错吧。


我自己搞得定么?肯定没戏。

我的团队搞得定么?还是没戏。

我能延揽到搞得定的技术人才么?想了想,还是没戏。


这种想法,再好的机会和市场空间,和自己没关系。


在这里,很多空想创业者会认为,只要融到足够的钱,就很容易找到满足诉求的人才。我不能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我肯定的说,如果你欠缺的是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人才,不管你融资多么顺利,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都是小概率事件,除非你的影响力跟李开复一样。


第三,抓住问题的核心

影响执行力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没有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就是想太多。

但我和很多创业者不同。


一些创业者是想的过于美好,在产品还没有发布的时候,就会想到太多后续的形态和商业路线图,然后把太多精力放在根本不需要开始就准备的事情和问题上。


我的问题在于,我的负能量比较高,考虑太多负面的,不确定的,潜在的风险和麻烦,所以在这方面思考过度,也就影响了产品的快速设计和实现。


快速原型,快速迭代,快速试错,一定是需要抛弃太多细微末节,抛弃太多不必要的考虑和设计,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考,紧紧围绕整个方案的核心来进行。


第四,克服问题的能力


很多创业者,遇到问题会停下来等,等找到合适的人,等找到合适的技术,等找到合适的资源,然后等着等着项目就黄了,或者看着别人做起来了。


克服问题的能力是,不代表你具有足够的技术,足够的资源,足够的人才,是的,很多成功的项目,你仔细分析,他们都不存在这样优越的背景。


你知道如何在人才,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做好你的产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当年李兴平在即缺乏技术人才,也缺乏足够的其他资源的情况下,先后做出了中国最大的网址导航网站,小小游戏网站,音乐网站,以及一堆七七八八访问量很高的网站。这绝不是运气,只是我们很多人会有一种思维定式,以为做个成功的网站必须有技术,有人才,有优秀的设计,其实你抓住了核心后,发现很多都不是必须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知乎有个热帖特别好,题目大约是,哪些看上去很强大的技术其实实现方式很简单。(记不清具体题目了。。。) 我看了很多答案也是非常有意思,其中不少游戏行业的案例,一些小设计团队,小的开发团队,用很简单复用性极强的一种常人想象不到的设计思路,以最低的技术成本,实现了看上去很复杂很高大上的产品效果。 这样的案例在很多类型的项目中其实都有体现。


以前我也提过这个能力,就是简化的能力,将复杂的东西简化的能力。


在把握核心诉求不损失的情况下,能够善于简化工作,就能极大提高执行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特别是时间成本。以及,规避一些看上去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或者其他各种设计问题。


第五,步步寻求反馈,进度分解到位。


又是我做的非常不够的地方。


创业者,觉得自己想清楚了,任务也布置下去了,团队也都表态了,好像也没啥困难和问题了,然后,忙其他事情去了,过了俩月,拉团队出来说,进度咋样了?那么结果有以下几种。


1、啊,延误了?为什么?

2、产品出来了,赶紧瞅瞅,等等,做的这个是啥。

3、产品出来了,赶紧瞅瞅,看上去不错啊,上线发布,哎呦,用户一上就垮,赶紧修复,啥,无法修复,要全部重构???


以上几种可能,结果其实都一样,就是在你预期的时间内,完全,彻底的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步步寻求反馈,从产品的原型设计,到技术的原型设计,到技术的核心模块,数据结构,都要求给予明确的反馈,你说你不懂技术,但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指标,比如说,这个产品最频繁的调用请求会集中在哪里,这个请求频次会在什么量级上。


很多技术人员有个误区,觉得说我做完了代码,做完产品,然后再去做压力测试,再去调优。


当然,实话说,作为快速实现的产品,我们也许不奢求性能多么卓越,或者考虑多么长远,但是对一些核心诉求的部分,至少应该有一个及格标准,也就是至少可以保证稳定发展种子用户的能力,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这个东西就没有可用性了,那么这个压力测试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呢? 你的数据结构出来,你整个功能里最核心的几个高频次SQL写出来的时候,这个压力测试就可以做了,灌进去几百万条数据,关掉query cache,做压力测试,看看是否符合预期,这个及格了,你后面写代码就心里有底了,但如果这步没有做,等你上线后发现,哎呦,这里有问题,这改动就小不了了。


从产品的设计,到技术的实现,每一步都要得到执行者的反馈,和预期进度的对比,并且要清楚在整个团队里,谁可能成为瓶颈,谁可能正在坐等他人的进度而无所事事。


而这种反馈,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有真正的彼此共识和细节的认知,并将各种可能理解歧义或者产生隐患的问题尽早暴露出来,达成共识,而不是一句空洞的总结,“今天,完成模块1,明天,计划模块2。”


很多时候,团队人越多,这种反馈和进度的确认就越难。


有些创业团队,在这里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资金的消耗,简直是惊人的。


第六,不论成败,认真细致的总结


有很多情况,也许做的已经足够努力,但结局依然不尽人意。


一句简单的方向错了,或者说能力不足,或者说资源不足,来盖棺定论,是对不起所付出的努力和工作的。


作为创业者,做坏一个项目,做坏一个产品,没什么大不了,重头来过就是了,但学费要交的有价值,团队和创业者的成长要有价值,否则就等于是白交学费,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认真细致的复盘非常重要,对事不对人,在哪个环节,哪个步骤上,思考的地方错了,还是执行的方式错了,还是选择的技术方案,产品设计路线图错了,要认真的总结到位,不推诿,不埋怨,找到真正的问题,这学费才算值了。只有这样,下一次的成功率才会更高一些。



想到了,只是很小的一步,从想到 到做到,要迈很多很多步。




关于罗永浩和锤子,真的没啥可说的,只有少数人看出来,我上一篇文章其实已经代表了我的态度了。


今天中午,我发现,如果要是做营销号,今天就应该立即深扒流年不利的朴槿惠与邪教,很容易做出一篇十万加。内容都不用多费力,把知乎的回帖重新整理一下洗个稿足够了。不过想想算了,实在不想靠这个涨粉,那样的话,我跟“今日头条"还有啥区别呢。  有兴趣的童鞋自己去知乎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