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从校园到职场 - 谈谈艺多不压身

发布日期:2016-01-20 13:25:59 +0000

这个系列其实讲过很多的,先整理一下

从校园到职场 - 不要轻易给自己定性

从校园到职场  你的目标是什么

从校园到职场 - 不要躲在舒适区

从校园到职场 - 信用与操守伴你一生

从校园到职场 - 说说求职这点事

从校园到职场 -说说实习这点事

从校园到职场 - 切勿陷入照本宣科

从校园到职场 - 再谈切忌照本宣科



在校学生有很多人挺喜欢学一些课外的东西,也有不少人给我留言说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不知道该学什么。我还是重复一下最初的观点,首先,你的目标,你的方向,你必须自己去掌握,你非要我给你指个方向,第一,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我告诉你热门的,未必是你擅长的;第二,这是你的未来,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目标和方向你要自己明确。


那么关于目标,我不能直接给出你一个明确的方向,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建议,比如找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和领域,这样人才的价值比较容易体现;比如以前说一个重要的观点,跨界中的机会最多, 那么现在整个市场的热点几乎都是在跨界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比如智能硬件;都是需要大幅度的跨界产生新的市场空间,而这个空间之大,甚至是完全可以类比现在整个互联网市场的。


下面,问题来了,年轻人常见的问题,学了很多,然而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以及,想学的很多,不知道学什么。在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的时候,应该有怎样的一种思路来进行呢?


我个人建议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考, 理脉络,认场景,抠细节


首先你肯定要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目标,你希望十年后成为怎样的一个职业人才,比如,金融分析师;比如系统架构师;比如智能硬件的设计师;我随便说一下几个可能的方向,当然如果你把跨界当做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你可以考虑比如,互联网金融系统的架构师(懂金融,懂互联网,还要懂技术);比如,专门从事信息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律师(懂技术,懂知识产权,懂法律,空间极大),你要先定一个目标。


你有了目标后,你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通过去认识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一下,了解什么呢?针对这个目标,你需要储备怎样的知识体系,你需要点亮的技能树有哪些,这就是理脉络。


我们说技多不压身,但是说实话,现在世界上的技能和知识体系太庞大了,就算你是天才,就算你勤奋刻苦,日夜不休的学习,你能掌握的东西,和人类的知识体系相比,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在这样的一个认知下,你要知道如何筛选。


理清脉络,给自己一个学习计划,看看应该去选修什么课,或者从其他地方学什么东西,现在互联网各种开放课程很多,各个名校的课程都可以在网上看视频,还是很容易找到相关资源的。


第二步是认场景,学一门技术,一门课程,要结合应用场景,工作场景,你说你是学生不理解,这个没太好的办法,要有意识多去理解,一门课程,一项技术是在哪些工作场景中需要用到的,是如何体现出其价值的。有这种校园里的技术高手,学了一堆东西,会各种算法,成绩都很好,同学里的大牛,但是到了工作场景,发现学到的用不上,用到的没学过,不知所措,甚至工作表现还不如那些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


要多实习,多寻找贴近实战的实习机会,实习是一个了解工作场景,了解知识在职场的具体表现;你们比我当年的情况好很多,有互联网,有各种公开的信息,我们那时候想了解这些难度更高。关键还是意识到跟上,不要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天天打打游戏混个毕业证,工作还很遥远。 关于实习还有个重要的思考,如果你不贪图待遇,很多一线互联网企业都需要大量实习生做苦力,是的,是做苦力,受剥削,但是正如我之前的那篇文章 职场通病之 - 坐守金山不自知 里的案例, 如果你去企业实习的目的是了解行业背景,扩充知识面,认识未来的职场,短期收入高一点低一点有什么关系,累一点辛苦一点不也是一种积累么?  很多年轻人一边对实习机会挑肥拣瘦,各种小心眼作怪,一边说没有机会认识社会,那就埋怨谁呢。


再往后才是抠细节,细节当然重要,但是我建议你首先理清脉络,认清场景,然后再来考虑。


那么什么是细节?从哪里抠细节?


我们教科书上学了一个策略,或者一个算法,然后对比应用场景一看,耶,正好和某互联网巨头的某个产品的某个功能或特性逻辑可以对应上,这时候你就知道,这课程有用了,然后你就要开始去思考,我用这个算法是不是可以完美的实现这个功能逻辑,或者说,在实际中,如果要做到更好,在这个算法之外,还应该考虑什么?


实际上,确实是,大部分成功企业的产品,技术逻辑,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思路,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认为读完了书本就可以复制这样一个成功的系统,那就是太天真了,想象一下,如果你计算机的索引结构数据结构都学得特别好,所有的基本理论你都学会了,你去做一个全文的中文索引系统,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做到谷歌那样的系统,你想想还缺多少?这里的东西就多了去了。 你学了一个商业竞价的规则,你听说谷歌也是基于这样的规则,这说法没错,但是你觉得你用这个规则可以重建谷歌的商业系统么?那肯定也差多了去了。 这里的细节就特别多,你说你一个应届生你坐那里都能琢磨出来?这不现实,但是不妨碍你去研究细节,去分析一些特性,并不断去验证。


回到上面的例子,比如说,你思考提高搜索的效果,除了全文索引的数据结构是你课堂可以学到的外,权重应该考虑哪些,如何平衡这些权重,如何防止过度SEO对自然搜索结果的干扰,以及如何对用户错误输入进行纠错,这些东西很多网上也会有一些公开的资料,如果有兴趣还是可以挖掘出不少东西;再比如一个最基本的商业竞价策略,你大学一堂课可能就学完了。但是你想想如果提高收入能力,除了这个基本策略外,你还需要从哪些角度入手,对商业系统做优化,比如如何增加覆盖度,如何增加点击率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地方。


那么,一个学生,一个菜鸟,你说你做不到考虑周全,但是你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对未来的职场发展会帮助很大。


我有一个习惯,我技术不算很强,但是靠技术吃饭的那些年,我去访问一个网站,一个社区,或者一个游戏,我看到一些功能,一些特性,我会思考一下,这是怎么实现的,我能不能实现。如果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实现,深挖一下,也许就有开源系统在那里,去拿来代码看一眼,但后来我面试的时候,我发现很少人有这样的习惯,因为随便问一些业务场景上的常见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很多技术工程师都很茫然,没做过,好吧,你没做过,你没见过么?你见过的时候你没想过么?能做到多想一点,多抠一点,你进步的速度就会比别人大很多。


比如一个典型例子,好多工程师改过discuz的代码,但是我经常面试问的一个问题,discuz是怎么实现识别用户地区的,就这么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工程师研究过,他们工作中不需要,但是他们从来没去思考过这个实现方式;如果他们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也好,问题是大部分应聘者并没有正确解决的思路(有效率要求),也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使用场景多的爆棚,而自己又并不会解决的问题,却从没思考过,有开源代码在眼前,自己也动过,从不琢磨。


discuz的数据索引设计也特别经典,可以说是在非分布式系统中已经做到了优化到极致,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设计;但是很多拿discuz做过二次开发的人,天天看这个数据结构的,但是依然对这里没概念,真正分析和研究过这块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其实真就是缺乏对这种细节的认识和分析,如果你做到了,你真的很容易超越太多人。


抠细节,需要的是对场景中每个环节的认知和敏感性,以及对自我知识体系不断评估不断优化的一种习惯。如果你从来不评估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就会对很多司空见惯的细节视而不见,然后来问,我该学点啥呢?


不仅是技术,产品也一样,能认真分析市场领先产品好在哪里,体验顺畅在哪里的也是一种抠细节的表现,能做到的一样是寥寥无几。随便留个思考题,4399.com这么简单,看上去如此没技术含量的网站,你能找到几个值得学习的细节? 绝大部分人以为这些无足轻重,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做不成这样的产品。


今天就说这些,重复一下, 理脉络,认场景,抠细节

这样成长才会更快更有效率。


当然,肯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按照某个规划去学习,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工作中转行了怎么办?这很正常,我们每一次准备都是提升未来成功的几率,你有正确的思考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式,你发现最后没有按你规划的方向前进,很抱歉,这可能让你不开心,但是我建议你还是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重新规划,重新理脉络,重新认场景,重新抠细节。


另外,以前的文章提过,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轻易给自己定性,寻求更多可能,这篇文章怎么又开始定性了呢?


是的,我们保持对未来的多种可能,但是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更何况很多技能是通用的,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很清楚我的未来只会在一个方向上,就是互联网,但是确实,我不清楚我适合具体哪个领域,有些东西确实只有工作中才会遇到才会学到,有些东西确实你不可能完全提前准备好,但是你做一些目标规划并照此努力,而不要排斥其他的可能,这样理解可以么?





这个系列的标题是,从校园到职场


目标是,以进职场为目的学习的年轻人


很多篇文章我都把这个目标写进去了,总有人评论,其实专心做学问挺好的,科研也很重要巴拉巴拉。没错,是挺好的,我不反对,你愿意做学术做研究或者留校当老师都挺好的,拜托这跟我文章有关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