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1-27 11:53:15 +0000
这两篇旧文先复习一下,我一直特别强调这一点,分享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并且鼓励年轻人多参与分享,多积极分享,但是,问题出来了,确实也存在说,一些很有实力的人,甚至技术大牛,在分享中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有货倒不出的感觉。
说个例子。
几年前我们在厦门搞技术分享,请一个牛人来讲一个算法,当时他在前面讲,下面有二三十个程序员在听,讲完后,我一看情况就不太对,我就上台问了一下,听懂他讲的同学举一下手,好尴尬,一个举手的都没有。我说这样,他讲的东西,我再按照我的理解重复讲一遍。其实和其他人一样,那次也是我第一次听这个人讲这个算法,和在坐的人完全一样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思路,但是我就按我的理解又讲了一遍,时间并不长,然后我回头再问,现在听懂的同学举一下手,好吧,并没有都举手,但我看到了一半的人表示听懂了。这个大牛当时还比较默默无名,他的实力在几年后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最近跟他聊天感觉,表达能力比当时有了明显的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表达力。
我参加过几次架构师大会,从实力上讲,我觉得绝大部分分享嘉宾都比我技术更强,更有料;但是从现场表现而言,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大部分技术专家的现场表现水平堪忧。
分享能力,表达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也是技术人员最容易忽视的一种能力。
分享,表达能力的境界
1、让别人完整清楚的明白你所表达的真实意图和内容。
2、让别人相信你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性。
3、让别人受你的感染,拥护和支持你的主张。
实话实说,坦白的讲,在相当长时间内,我都做不到第2条,更不用说第3条。但是我看到太多的技术人员连第1条都做不到。
那么,今天说一下我对此的建议。今天,我只说第一步,让别人完整清楚的明白你所表达的真实意图和内容,至于2和3,我的水平还不够,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烦请评论或留言,谢谢。
1、准备充分,提前默演
太多次,太多次,技术专家上台分享第一句是,对不起,准备的很仓促,希望大家见谅。 (非技术分享会也遇到很多次!)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次班级活动,我上去是这么说的,说起来二十五年前都不止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这不是借口!这句话对所有台下的人来说是不尊重! 那次批评到现在超过二十五年,我依然印象深刻,从那时候起,但凡需要上台分享的时候,我都会竭力避免出现这样的语境,以及尽量做好提前准备。
很多分享会都是提前很久就做通知,提交分享材料,我就纳闷这些嘉宾,你们到底有多忙就不肯提前准备一下呢?
所有极具表现力的演说家,都是从台下苦练开始的,没有例外,上台分享是一件对自己的口碑树立,对自己所在的公司的形象宣传,以及对观众都具有意义的事情,怎么会如此草率和应付? 我所知道的很多大佬,在重要的发布会,沟通会前,都会做相当多的提前准备,预演,排练,怎么这么多不那么牛逼的热,具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却有如此自信可以毫无准备的上台?
重复强调一句,不做充分扎实的准备,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对主办方的不负责。你可以不去分享,不参与分享,但一旦你决定接受这个任务,你必须要在台下,做足够的前期准备和预演。 这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我一般需要分享的时候,需要提前跟主办方确定如下内容
第一,观众是人,大约多少人,什么背景,什么目标。
第二,给我多少时间,是完整的分享时间还是包括了交互。
第三,我的顺序,我前面和后面是谁。(这一点到不是很严格的确认)
第四,时间提示方式是什么。
第五,是否有投影以及场地特征。(这一点也不是很严格的确认)
分享前一天,我会针对我准备的ppt(惭愧,我的ppt通常很土很low),看着时间自己默念几遍,确认分享时间和速度大概是否匹配。(经常有人反应我分享语速过快,希望我慢下来,其实很多次都是准备素材较多,而分享时间不够,不过这的确是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在第一次去Qcon分享的时候,我在前一天直到上台前,自己默演准备了四次。
2、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要明确你的受众是谁,他们的痛点是什么,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你要对你的目标受众做一些行业背景调查和产品背景调查,并且从他们所熟悉的领域,案例出发,这样,你讲的东西,他们才会感同身受。
比如,几年前,我去丁香园去分享的时候,我提前一天是把医疗行业的关键词挖掘了一下,把相关的热门网站的搜索排名捋了一下,这样我讲的内容虽然还是几个月前赢时代峰会上的内容,但是案例我都换成了他们熟悉的网站和企业。
这是大部分技术人员分享时候的盲区,自说自话,完全不考虑受众。
此外,比如讲电商,你给互联网从业人员讲,和给传统行业的人讲,那么要做的准备,所用的素材,以及背景知识的描述,都是有极大不同的。如果缺乏目标用户的甄别,有些在互联网人群里颇受好评的课程和内容,去给传统行业的人讲,可能人家上来就蒙了,这都讲的啥和啥。
3、背景铺垫,换位思考
有的人会说,我分享的技术方案是我们自己业务系统的心得,你平台和我们不一样不关我的事情啊。
这种也很常见,但是需要做一些足够的背景铺垫,大部分技术工程师的分享都会包含这个过程,但是这个背景铺垫往往,怎么说呢,很多技术人员多年在一个公司里做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背景中涉及的一些技术资源,一些技术名词,一些技术概念,对他们来说都已经耳熟能详,属于最基本的ABC,所以分享的时候往往一笔略过,而对于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同类系统的观众来说,可能听上去就一头雾水。
还有一些更离谱的,有些巨头公司会有一些内部自定义的技术简称,技术代号,有些技术人员呢,应届生刚毕业就进入了这样的公司,然后就熟悉了这些,工作七八年颇有成就,出来分享,就以为这些技术简称是行业内公认的,结果上面列出来方案里一堆奇怪的名词,下面的人一头雾水,但是技术人员又很多比较那个啥,怕被人发现自己无知,也不敢问,都憋着以为自己是不是太low了,咋这些东西都没听说过呢?
4、适度进补,不要贪求
大牛们的常见问题,恨不得把十年技术心得精髓在40分钟里一股脑分享出来,说实话真是卖力气,大招猛料一个接一个,其实你只把其中一个场景,一个方案讲透,就已经足够好了。然而这种超级快放模式哗啦啦抖出来简直就是没有背景信息,没有铺垫信息,甚至没有给观众一点稍微思考和反应的时间,结果就是,没有人能真正从中学到什么。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个基本的定理,一个基本的逻辑,可能要讲几堂课,做很多习题,才能消化吸收;现在到了一些分享会,各个恨不得把几年学到的东西几十分钟抖出来,这个,我之前吐过一个槽,你去分享,你的目的是让别人觉得你超级牛逼呢,还是真正能帮助到更多人呢?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超级牛逼。
我其实以前也犯过这个错误,有时候讲的比较快,幸好每次分享我有个好习惯,都会问问主办方反馈如何,有没有问题,后来有些分享会,就有人跟我反馈,讲的太快,有些背景不是那么互联网的人,可能很多背景知识不具备,思考消化就会的比较慢,前一段还没理解后一个案例已经讲完了。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没有彻底克服的。
5、切忌夸夸其谈
最烦的是这种,分享会上去讲自己多牛逼,公司多牛逼,业务多牛逼,然而没一点真正的具体的东西,都是浮夸和自我吹捧,某些以营销为主的分享会上会经常遇到。 技术峰会好一点,有这样的但一般这样的过不了审稿那关。
你水平高,你的案例你的素材你的观点自然会让人折服,大家会崇拜有真材实料的牛人,但是你沉浸在自我幻想里,以为自己的公司背景,行业背景可以俯瞰众生,对不起,自娱自乐去吧。
今天讲这些,回到最初的观点,分享是好事情,对成长帮助很大,而沟通也是一种很强的能力,我以前写过两篇与沟通有关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复习一下。
那么在这里,换位思考,受众背景分析,充分准备,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不仅仅是分享会,包括去面试,去参加一些业务合作的研讨,受众背景分析都是必须的基本功课。 一些对自我描述,以及个人能力展示的准备也可以做默演,做好功课。
偷偷说一点,如果你去面试的时候,对目标公司的业务,产品,以及市场竞争关系有足够的了解,录取可能性在同等水平下就会比那些不了解的大很多。这也是额外的一点所谓小鲜肉福利吧。但是真正去做这件事情的,我的经验,是不到一半的。(可能去大公司面试的会好一点,去小公司的,哎,其实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错过了非常不错的潜力公司)
我一直在观察某些超级大号,并不是因为的内容吸引我,而是想看看这些大号是怎样吸引用户的,最近看到一篇评论俄罗斯土耳其事件的热文一天狂拉5万用户,有点受刺激,我现在总共订阅才3万多一点呢。不过刻意去写这种迎合大众口味的东西还真不是我的风格,我也一直力求避免为了追求转发和订阅而失去自我的定位和价值。(话说,技术系列的连载实在太伤了,各项数据都是低谷,真的如统计那样有一半订阅者是程序员咩,第五篇实在写不下去了,呜呜呜。。。) 那么,如果各位觉得我写的对大家还算有帮助,烦请告诉您身边的小伙伴,这有个公众号写的还行,让更多人看一眼,我也有点信心,谢谢。